第0209章 刘娥调兵

    第0209章 刘娥调兵 (第3/3页)

    寇忠咧嘴一笑,“小少爷您就瞧好吧。”

    寇忠也没说什么自夸的话,拱了拱手,退出了寇季的卧房。

    他这是有足够的自信,才会有如此做派。

    作为一个跟了寇准几十年的老人,他要是没点手段,早就被人给坑死了,还能留到现在。

    平日里他不愿意显山漏水,那是因为府里的仆人中,没人能撼动得了他的地位。

    一旦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他一定会让对方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雷霆手段。

    寇季瞧着寇忠离开的背影,吧嗒着嘴,感慨道:“府里还真是藏龙卧虎,平日里没在意,所以发现不了。以至于错过了许多的人才。

    若是张华最初入京的时候,就交给寇忠调教,这会儿恐怕已经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了。”

    感慨过后,寇季就在卧房里装死狗。

    直到寇准从宫里回来以后,他才离开了卧房,直奔正堂去见寇准。

    等寇季到了正堂以后,就见到寇准手里捧着茶碗,面色阴晴不定的坐着。

    寇季凑上前,沉声问道:“祖父入宫议事,不太顺利?”

    寇准放下了茶碗,晃荡了一下脑袋,伸手揪着雪白的胡须,喃喃道:“不是不太顺利,而是太顺利了,顺利的让老夫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寇季意外的惊叫道:“刘娥答应了许折种两家便宜行事之权?”

    寇准点头道:“不仅答应了许折种两家便宜行事之权,还提议提前调遣兵马,布置于西北一线。”

    寇季道:“这可是大好事啊,祖父为何闷闷不乐。”

    寇准瞥了寇季一眼,幽幽的道:“她未经老夫许可,许了丁谓监军职权,又让曹利用给了丁谓调兵遣将的文书。”

    顿了顿,寇准捶打着寇公车,道:“她还盗用了官家的统兵虎符给了丁谓,让丁谓于前日,去西北。”

    寇季急忙追问道:“何人为帅,调动的是那个部分的兵马?”

    寇季并未见到京中有兵马调动,那么刘娥要动兵,只能调集京城外的兵马。

    寇准沉声道:“永兴路马步军都指挥使、并代州路都总管、安抚招讨使李昭亮为帅,着大同军、感德军、永兴军,六厢兵马,由其调遣,着永兴路、代州路各地乡兵、藩兵,尽归其调遣。”

    寇季沉吟道:“已故中书令李继隆的儿子,李惟贤的爹,李昭亮?”

    寇准重重点头。

    寇季继续说道:“大同军、感德军、永兴军,共十五万人马。再加上乡兵、藩兵,一共得有二十万人吧?刘娥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啊。”

    宋朝军制,一军领两厢,一厢两万五人马。

    三军六厢就是十五万人马。

    寇季疑问道:“二十万兵马的调动,刘娥不经过朝议,就敢擅自做主?”

    寇季紧接着又道:“再说了,如今各地粮荒未平,她冒然调遣大军,要是传出去了,一定会生出很多谣言。”

    寇准叹息了一声,“谁说不是呢。”

    寇季问道:“祖父出声阻止了?”

    寇准晃了晃脑袋,低声道:“老夫非但没有阻止她,还帮了她一把。”

    寇季一脸疑问。

    寇准叹气道:“老夫在她调遣兵马的文书上,签下了姓名。”

    寇季一脸愕然。

    寇准解释道:“虽说刘娥急着调兵,有些草率了。可诚如你我祖孙之前所言,此番辽人征讨西夏,对我大宋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一分一秒都不能错过。

    咱们祖孙之前还为刘娥不肯调兵而着急,如今刘娥肯调兵了,老夫要是出声阻止她,给她使绊子。

    老夫怕她刚提起的精气神又缩回去。

    这一股精气神要是缩回去了,以后再想动兵,可就难了。

    燕云未复,西夏虎视眈眈。

    朝廷若是一直按兵不动,很容易变成没了牙的老虎,到时候只会任人鱼肉。”

    寇季听到了寇准的解释,恍然大悟。

    他点头道:“祖父言之有理,既然有了动兵的念头,那就不能再让她缩回去。我瞧刘娥着急忙慌的调兵,大概也是为了抢功。

    一旦让她趁机咬下一两块肉,借此开疆拓土。

    她在朝堂上的威势,一定会重新树立起来。

    她大概也是想借此,重新出现在垂拱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