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2章 水至清则无鱼

    第0322章 水至清则无鱼 (第2/3页)

季拍了拍面前的垛口,道:“汴京城内的百姓只是暂时没有粮食吃了,可城外那些百姓,却什么也没有了。

    他们会一股脑的全部涌进汴京城。

    到时候,汴京城内的粮食会持续高涨。

    而那些什么都没有了的流民,会饿死很多。”

    赵祯听到这话,小脸有些难看。

    寇季硬生生把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

    他不想告诉赵祯,大灾之后,往往还会伴随着瘟疫。

    那才是最可怕的。

    寇季在赵祯失神的时候,招来了一个军卒,让他速速把城外洪水退了的消息,迅速告诉开封府,让开封府速速张榜安民。

    随着洪水退了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城。

    汴京城内人心終于安定下来了。

    劳累了三天三夜的寇准、李迪、王曾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迎着赵祯回了皇宫。

    寇季也跟着进了皇宫。

    百官们齐聚在垂拱殿,开始商讨灾后的流民安置问题,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还有粮价暴涨以后的问题。

    其中有半数的官员认为,应当封锁汴京城,把流民阻挡在城外,在城外开设粥棚,给流民一口饭吃。

    然后,没有然后了

    流民们如何过冬,没人提及。

    似乎打算让流民们自生自灭。

    还有半数官员认为,应当放流民进城。

    然后,没有然后了。

    流民进城以后,如何过活,如何安置,他们似乎没有讨论。

    除了开设粥棚,让流民们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造反外,其他的建议一概没有。

    也有人提议,让流民们回归到自己各府各县,再由朝廷拨款给各府各县,采买粮食,供养流民一直到明年开春,春耕的时候。

    总之,百官们众说纷纭,有好有坏的。

    却没有一项妥善的办法,能够合理的安置好所有的百姓。

    有关于灾后重建的问题,更是没有多少人提及。

    满朝文武似乎觉得,在灾后,给流民们一口饱饭吃就足够了,其他的完全不需要在意。

    他们安置在哪儿,住在哪儿,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说。

    最后就是否放流民入城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放流民入城,让流民在汴京城里自己找一个能落脚的地方。不然流民们待在城外,到了冬日会被冻死。

    一部分官员则认为,不应该放流民进城,因为流民如果死在了汴京城里,很有可能会带来瘟疫。

    双方各执一词,吵的你来我忘。

    寇季提议道:“为何不在城外划出一片地方,营造一些屋舍,供给流民落脚呢?”

    此话一出,瞬间被满朝文武的证论声淹没。

    寇准、李迪、王曾三人,忙碌的三天三夜没休息,被满朝文武吵的脑袋直嗡嗡。

    “嘭!”

    李迪恼了以后,用朝笏打碎了御阶下的花瓶,怒道:“吵什么吵,就没有一个妥善安置流民的法子吗?”

    王钦若拱了拱手,不咸不淡的道:“以往,汴京城水患,朝廷都是把流民阻挡在汴京城外,给他们一口吃的,任由他们在城外谋生的。”

    薛田怒道:“你这是草菅人命。流民们若是被阻挡在城外,无片瓦遮身,到了冬日,雪霜一下,还不全部得冻死?”

    王钦若瞪着薛田道:“放了流民进城,若是他们死了以后生出了瘟疫,让整个汴京城陷入到了惶恐中,让官家陷入到了为难当中,你薛田付得起责任吗?”

    薛田愤愤不平的道:“总不能看着流民在城外冻死吧?”

    李迪甩着手里的朝笏,怒吼道:“老夫说了,够了,你们还吵?朝廷现在需要一个妥善处理流民的法子,而不是听你们争吵。”

    王钦若、薛田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冷哼了一声,闭上了嘴。

    寇季见終于有机会开口了,就出班道:“为何不能营造一些屋舍,供给流民居住呢?”

    “寇工部说的轻巧,此番黄河决堤,水势不小,牵连到的百姓数以万计。朝廷要营造屋舍,需要占一大块地方。

    城外的田地都是有主的,可没有一块无主之地,供给那些流民们使用。

    还有,数以万计的流民,要营造的屋舍也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