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0685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2/3页)

夏贵族没信,那些西夏的富庶商户们倒是信了,一个个搜空了家底,给使节团的官员们送上了一份厚礼。

    使节团的官员们能不能帮他们在汴京城里置办宅子,他们不在乎。

    他们只求西夏和大宋在大战的时候,使节团的官员们能帮他们使使力,让他们免受刀柄之苦。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在敛财。

    李德明却假装看不见。

    任由大宋使节团官员在兴庆府里搜刮。

    大宋使节团官员在兴庆府里搜刮了八日。

    八日后。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带着李德明求饶的国书,押解着夏竦父子,离开了兴庆府。

    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刚走。

    李德明就下令让手下的兵马,将那些给大宋使节团的官员献财的富庶商户一并捉拿,抄没了他们所有家财。

    李德明在献给了大宋大笔钱财以后,国库里没有多少余钱了。

    抄没了那些富庶商户的钱财以后,不仅补足了献给大宋的钱财,还多出了许多。

    李德明早就有心抄没富庶商户手里的钱财,用作军费。

    只是兴庆府内的富庶商户,跟西夏大多数贵族都有来往,关系盘根错节,他不好下手。

    富庶商户们给大宋使节团献钱,倒是给了他一个合理的借口。

    他之所以在大宋使节团的官员在兴庆府里搜刮钱财的时候没有开口阻止,就是为了等大宋使节团官员走后,好好的收割一波。

    大宋使节团在赶往银州的路上。

    坐镇在银州的赵祯就收到了消息。

    银州城内。

    校场上,中军大帐内。

    赵祯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瞧着手里的文书,有些发愣。

    寇季坐在赵祯不远处,见赵祯神情有异,急忙问道:“可是使节团的官员在兴庆府遇道了麻烦?”

    寇季提出,让赵祯派人去李德明手里榨取钱财,其实是一步很冒险的棋。

    李德明若是下定了决心,要跟大宋拼一个你死我活,一定会斩了大宋使节团的官员。

    什么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在西夏是行不通的。

    大宋之所以能从西夏手上夺取长城以南的疆土,就是因为西夏人劫掠了辽国的使节团,惹怒了辽皇耶律隆绪,辽皇耶律隆绪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西夏。

    大宋趁机兴兵,从中捡到了一些便宜。

    所以,出使西夏,绝对是个危险的差事。

    西夏人真的敢动手杀使节。

    赵祯听到了寇季的问话,放下了手里的文书,神情十分怪异的道:“夏竦在西夏!”

    寇季一愣,一脸愕然。

    赵祯继续道:“不只是夏竦,还有夏竦的儿子夏安期,也在西夏。此前挑起我大宋和辽国战事,放辽人从西夏过境,侵犯我大宋疆土,皆是他们父子所谋。

    刺杀你的事情,也是他们父子所谋。”

    寇季听到这话,脸色一沉,“夏竦还真是个祸害!他们父子二人给我大宋造成的麻烦,远比此前投靠西夏的数万万人还大。

    他们父子该死,该千刀万剐。”

    赵祯缓缓点头,“是该千刀万剐,还应该将其事迹记录下来,流传后世,让后世人唾骂。”

    寇季思量道:“有没有办法让李德明把他们父子交出来?”

    赵祯拿起了文书,吩咐陈琳递给寇季。

    在陈琳拿着文书走向寇季的时候,赵祯感叹道:“李德明很识趣,已经将夏竦父子交给了我们派去的使节。如今使节们正押送着他们父子返回银州。”

    赵祯看向寇季,吧嗒着嘴道:“李德明求饶的诚意很足。”

    寇季一边听着赵祯的话,一边翻看陈琳递给他的文书,仔细审阅了一番文书以后,对赵祯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赵祯缓缓点头,“父皇不是什么薄情寡恩之人,朕也不是。西夏若是在依附我大宋之处,就以这种态度对待我大宋,我大宋也不可能对西夏兴兵。”

    说到此处,赵祯刻意停顿了一下,又道:“说不定在西夏危难之际,朕还能派遣大军,不遗余力的去帮他们一把。”

    赵祯看向寇季,幽幽的道:“可他们如今已经把我大宋得罪死了,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