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6章 鱼儿上钩

    第0706章 鱼儿上钩 (第1/3页)

    枢密院。

    柴宗庆在朝堂上陪着满朝文武吵了一架后,志得意满的回到了枢密院内坐班。

    自从赵祯征讨完了西夏以后,似乎是良心发现了,不仅重用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还一个劲的护着他们这些皇亲国戚。

    石家的石元孙,被调遣到了三衙坐班。

    昨日下差以后,纵马狂奔,伤了人。

    今日被领侍御史状告到了朝堂上。

    赵祯一位的袒护石元孙。

    满朝文武为此跟赵祯和皇亲国戚们大吵了一架。

    最终在赵祯愤怒的咆哮声中偃旗息鼓。

    为民做主的领侍御史为此挨了一顿骂,伤了百姓的石元孙,却什么麻烦也没有。

    赵祯如此护着皇亲国戚,柴宗庆身为皇亲国戚,自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以后有赵祯护着,他在大宋朝还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柴宗庆进了枢密院,几个枢密承旨就凑到了他的面前。

    “柴公,下官近日得了一些小龙团,您尝尝,看看是不是上品……”

    “小龙团那东西,在你眼里,是稀世珍品,可在咱们柴公眼里,那就是寻常的东西。平日里宫里没少赐给柴公东西,似小龙团那种寻常的东西,柴公府上肯定一抓一大把。

    柴公,您还是尝尝下官新得的梨花白吧。”

    “……”

    几个枢密承旨凑在柴宗庆面前,七嘴八舌的在献媚。

    柴宗庆十分享受。

    柴宗庆觉得寇准等人被称之为公,他身为皇亲国戚,不能居于人后,所以吩咐手底下的人,私底下称呼他一声柴公,借此跟寇准等人比肩。

    手下的人有求于柴宗庆,自然事事顺着柴宗庆的心思。

    柴宗庆端着架子,听完了几个枢密承旨的话以后,淡淡的道:“小龙团那东西,对本公而言,自然是寻常东西。本公府上,小龙团都是赏给仆人们喝的。

    本公只喝密云龙。

    诸位手里若是没有密云龙,那就不要在本公面前献丑了。”

    听到了柴宗庆的话,几个枢密承旨脸上带着笑意,心底里却在骂娘。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小龙团那是贡品,数量十分稀少,官家赏给重臣的时候,那也是抠抠搜搜的。

    去岁小龙团贡上来以后,六部尚书才共分了一个茶饼,内廷的两位宰相一人也不过分到半个茶饼而已,也就寇府得了一个完整的茶饼。

    密云龙,那更是贡品中的贡品。

    每一岁,只有两个茶饼贡上。

    官家平日里都不舍得喝,需要在大祭典或者大祭礼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跟满朝文武共享。

    据说先帝在位的时候,宠臣丁谓向先帝讨要密云龙,先DìDū没舍得给。

    从密云龙炮制出到如今,先帝和官家就没有赏赐给任何人。

    柴宗庆居然好意思说自己只喝密云龙,还真是恬不知耻。

    几个枢密承旨脸上笑呵呵的,柴宗庆自然不知道他们心里在骂娘,他盯着那个说手里有梨花白的枢密承旨道:“梨花白,本公只喝辽皇耶律隆绪喝的上品……”

    枢密承旨闻言,挑起了眉头,喜笑颜开的道:“那巧了,下官手里的梨花白,正是辽皇耶律隆绪才喝的上的上品。”

    柴宗庆一愣,略微有些以外的道:“这东西你都能弄到?”

    枢密承旨低声笑道:“下面人贡上来的,据说是从辽国重臣手里换的。”

    柴宗庆沉吟道:“拿什么换的?上品梨花白在辽国可是稀罕物,即便是辽国重臣,得赐的也不多。”

    枢密承旨干巴巴笑道:“上官只管享用下面的孝敬就是了,至于下面的人是如何换来的,我们就不必去深究了。”

    柴宗庆心知其中一定有猫腻,但是却没有深究,反正他往后会一直在枢密院内供职,有的是机会套出其中的秘密。

    柴宗庆笑道:“既然是你一片心意,那本公就却之不恭了。下朝以后,我们找个地方好好坐坐。”

    几个枢密承旨纷纷笑着点头。

    柴宗庆瞧着他们几个人,笑道:“说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本公帮忙的。”

    几个枢密承旨跟柴宗庆混迹了也有小半个月了,知道柴宗庆的性子,所以在柴宗庆开口以后,赶忙道:“沧州有个偏将,想谋一个忠武的职位……”

    “三衙内有一位小将,想去捧日军……”

    “……”

    几个枢密承旨,或多或少,都有事情恳求。

    柴宗庆听完了他们的话以后,低声道:“老规矩,你们先上奏他们的功绩文书,我帮你们搞调遣文书……”

    几个枢密承旨果断点头。

    “事成之后……”

    “您八,我们二……”

    “你们……很不错,等回头官家召见的时候,我会在官家面前提一提你们的名字。”

    “多谢柴公提携。”

    “……”

    几个人三言两语,就完成了几笔不可见人的勾当。

    也就是寇季这个枢密使回京以后没有进过枢密院,不然他们也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几个人刚说完话。

    朱能就拿着一份文书,阴沉着脸进了枢密院。

    几个枢密承旨看到了朱能,向柴宗庆告罪了一声,纷纷奔向了朱能。

    柴宗庆却没有凑过去。

    如今皇亲国戚正跟满朝文武闹的水深火热的,他可不想凑过去自讨没趣。

    朱能似乎也懒得搭理他,进入到了枢密院以后,看都没看他一眼。

    几个枢密承旨凑到了朱能面前的时候,朱能将手里的文书递给了他们,道:“朝廷有一笔粮饷,要发给下面的将士。兵部尚书李昭亮如今正坐镇在朔州,兵部无人掌管,所以官家吩咐我们枢密院出一个人,去督管此事。

    你们几个商量一下,看看谁有闲暇。”

    几个枢密承旨闻言,眼前一亮,拿过了文书一瞧以后,眼睛更亮了。

    “三百万贯?!”

    有人尖叫了一声。

    柴宗庆立马竖起了耳朵。

    朝廷每年配发的军饷数以千万贯计算,但每一次都是数十万贯数十万贯的批款,很少有一次性批复百万贯以上的例子。

    除非是碰到了战事,需要将士们卖命,才会变得十分大方。

    朱能见几个枢密承旨一脸惊讶,便淡然的解释道:“此次粮饷当中,不止有兵马的常饷,还有一部分是有功将士的赏赐。

    所以数额会大一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