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1章 群英荟萃

    第0731章 群英荟萃 (第2/3页)

,我帮你取了一碗官燕,给你补补。”

    包拯瞧了一眼赵絮所指的吃食,确实看到了一盅类似燕窝的东西,他对赵絮拱了拱手,“多谢姑娘……”

    “哼……”

    赵絮哼了一声,离开了厢房。

    她到厢房里找包拯,指责是假,实则是为了找个借口将寇季罚抄她的任务,交到包拯手里。

    包拯叹了一口气,凑到了桌前开始吃东西。

    吃完了以后,开始帮赵絮抄书。

    这一抄,就是十数日。

    包拯很努力的在模仿赵絮的笔迹了,可还是瞒不过寇季的双眼。

    造假,寇季是专业的。

    包拯那点道行,真的不够寇季看的。

    所以包拯模仿了许久赵絮的笔迹,依旧被寇季看出了破绽。

    寇季果断给赵絮加倍。

    赵絮自然就找到了包拯头上。

    寇季从一开始就知道此事,但却没有出面去阻止此事,也没给包拯其他抄录的活儿。

    十数日后。

    寇府迎来了另一个学子,一个十分年轻的学子,一个性子和赵絮一样跳脱的学子。

    苏洵苏老泉。

    苏洵此前一直在文昌学馆内求学,并没有跟着韩琦等人外出去历练,主要是他年龄太小的缘故。

    寇季在包拯入府十数日后,觉得包拯一个人已经不足以完成他交代给赵絮的任务了,就把苏洵唤了过来。

    苏洵在拜会了寇季以后,就被寇季安排到了包拯旁边住下。

    苏洵见到包拯的第一眼,说的第一句话,十分的不客气。

    苏洵年龄比包拯小,个头却跟包拯相当,还略微比包拯富态一点,也比包拯白,所以见到了包拯,他第一句话就是。

    “你可真黑……”

    包拯上下瞥了苏洵一眼,不咸不淡的道:“墨汁也是黑的,无墨不成文……”

    苏洵眼前一亮,对包拯道:“比一比?”

    自从韩琦等人去了河西以后,苏洵俨然成了文昌学馆的学霸级学生。

    文昌学馆内的那些学生,没一个是他对手的。

    他性子跳脱,又好斗,喜欢跟人一较长短。

    文昌学馆内的那些学生,很快被他打趴下了。

    苏洵在文昌学馆内没对手,闲的发慌。

    碰见了包拯,自然起了意。

    他心思活络,知道包拯能被寇季留在府中,必然有过人之处,所以就盯上了包拯。

    包拯瞧出了苏洵心中的斗志,也没有认怂。

    决定教训一下苏洵这个出言不逊的小子。

    赵絮在二人对上的时候,恰巧路过,然后给二人做了裁判。

    二人在赵絮的主持下,斗起了诗文。

    然后。

    苏洵完败。

    斗词。

    苏洵完败。

    斗经。

    苏洵完败。

    几场比斗下来,包拯将苏洵压的死死的。

    包拯在寇季面前,谨言慎行,那是敬重寇季的身份。

    但是面对苏洵,那是锋芒毕露。

    苏洵丝毫不是包拯的对手。

    苏洵败给了包拯以后,立马回房去发奋图强了。

    包拯也回房开始温书了。

    只是两个人,都没有逃脱赵絮的魔掌,被赵絮给逮住,帮她抄写《女诫》。

    往后一段日子。

    一个又一个的士子,进入到了寇府。

    苏洵照例,挨个上门挑战,有输有赢。

    一直到,欧阳修等人回京……

    年关将近。

    寇府上热闹非凡。

    寇府内聚的士子多,每日吟诗作赋的本就热闹。

    又临近年节,士子们远在他乡,没办法回家跟家人团聚,就只能借着寇府,找一丝家的温暖。

    所以他们闲暇的时候,帮着寇府的仆人一起准备年货,跟寇府的仆人打成了一团,自然更加热闹。

    寇季、范仲淹并肩站在正厅门口,看着那往来的士子们。

    范仲淹略微有些迟疑的道:“先生,您说说,住在您府上的士子,今科会有几人高中?”

    寇季笑道:“差不多全部吧……”

    范仲淹吓了一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先生,此前您提醒过我,要低调行事,谨防发生舞弊案,您也拒绝了那些士子们投卷。

    可您如今邀请这些士子们进入到府上,又打算取中他们,会不会跟您的本意不符?

    此事若是传扬了出去,肯定会被人诟病。

    到时候满朝文武都会针对您的。”

    顿了顿,范仲淹又补充了一句,“官家那边,恐怕也会对此颇有微词。”

    科举取士,是帮朝廷选才。

    选出的英才,那都是官家的人。

    如今寇季将一帮士子邀请到府上,并且打算取中他们,有一种把控科举的意思。

    满朝文武能答应?

    官家能答应?

    科举乃是公器,岂会容寇季一人所掌?

    寇季没有回答范仲淹的问题,而是笑着反问道:“你觉得我取中他们,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范仲淹略微愣了一下,果断道:“对他们而言,自然是好事,可对先生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

    寇季笑道:“此次恩科,我已经跟官家商量过了。在恩科的时候,由官家和三位宰当场出题。所以中间不存在舞弊的可能。

    在科考过后,我也会将士子们的文章张贴出去,供给所有人阅览。

    士子们是不是凭借真本事被朝廷取中的,一目了然。

    所以舞弊的事情,已经不需要担心了。”

    范仲淹一脸愕然。

    官家和三宰当场出题?

    那可是比殿试才有的殊荣。

    寇季直接拿到会试上用,他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官家和三宰能答应,那他就算有什么建议,也只能保留。

    若真如寇季所言,由官家和三宰当场出题的话,确实不存在作弊的可能。

    除非官家和三宰配合着寇季作弊。

    但那可能吗?

    如此一来,寇季邀请这些士子入府又是为了什么,提前收买人心?

    那官家为什么会答应?

    要知道,寇季收买人心的话,最紧张的肯定是官家才对。

    寇季似乎看出了范仲淹心中的疑惑,笑着道:“此事是前几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