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5章 有困难,找寇季?

    第0765章 有困难,找寇季? (第2/3页)

子,只能带着他,找到了向家小妹,由向家小妹安慰他。

    向家小妹安慰孩子倒是一把好手。

    寇季将刘伯叙交给向家小妹没多久,向家小妹就逗笑了刘伯叙。

    随后,向家小妹就带着刘伯叙去找寇天赐,没过多久以后,一处小花园里,就响起了爽朗的笑声。

    寇季听到了那爽朗的笑声以后,心里了放松了不少。

    “在府上待久了,也该去瑞圣园内看看了……”

    由于不是上朝,寇季也没有换上官服,直接穿着一身便衣,就到了瑞圣园。

    到了门口,亮了一下腰牌,侍卫们赶忙让开了道路,让寇季进了园子。

    一进园子,寇季就愣住了。

    往日里冷冷清清的瑞圣园,如今变得十分热闹。

    有读书声,也有吵闹声。

    还有人影不断的在园林中间穿行。

    更重要的是,寇季看到了一些大儒,拉着维护园林的宦官,在纵情高歌。

    要知道,在大宋朝,除了极个别重要位置上的宦官以外,大部分的宦官是被人看不起的。

    朝中文臣们,对宦官的鄙夷,更是不加以掩饰。

    大儒们平日里都不屑于跟宦官们说话,更别提拉着宦官们纵情高歌。

    或许,搞学术的人,会纯粹一些?

    寇季怀着此心思,绕过了那些纵情高歌的大儒和宦官,往吵闹声传来的地方走去。

    临近了吵闹声传来的地方的时候,寇季断断续续的听清楚了一些对话。

    是两个著作音韵书籍的官员。

    为了一个字的字义在吵闹。

    他们吵的是一个‘大’字。

    在‘大’字的原义上,二人并没有什么分歧。

    分歧在‘大’字的地域意思上。

    其中一个官员认为‘大’字在秦川一些地方,是一种对长辈的称呼,意思同父、爹,编书的时候,应该将其写在书中。

    另一个官员以为,他们著作的音韵书籍,以后要在全国通行,而不是在秦川一地,所以类似的方言,不应该出现在书中。

    两人就此吵闹不休。

    已经吵了五日。

    寇季很早以前就知道,古人在著书方面十分严谨。

    但他没料到,古人会严谨到近乎偏执的地步。

    对此,寇季非但没有觉得有什么错处,反而十分欣慰。

    音韵书籍,是字典的雏形。

    是以后千秋百代读书人的必读之物。

    确实应该严谨。

    寇季出现在二人面前的时候,二人已经吵的面红耳赤。

    见到了寇季,二人赶忙施礼。

    “下官见过寇龙图。”

    寇季对二人笑着点头道:“不必多礼……”

    其中一人对寇季再次一礼,道:“下官二人粗鄙,让寇龙图看笑话了。”

    寇季缓缓摇头,笑道:“我们现在做的是福泽万民的事情,自然不能出一点差错。我们现在吵的面红耳赤不要紧,只要能填补差错,一切都值得。若是我们因为疏忽,或者不愿意计较,将一点点小差错流露出去,被人指正出来,到时候别人笑的可就是我们所有人。”

    “寇龙图教训的是……”

    二人躬身答道。

    寇季笑问道:“我因为一些政事,耽误了一些时日,许久不来,你们可吃好、住好?”

    二人赶忙道:“有园子里的宦官和宫娥们照应,下官等人吃的好,睡得也好。”

    寇季笑着点头道:“那就好……贾昌朝在何处?”

    “贾祭酒在园子内,跟几个大儒在议事。”

    “我去瞧瞧……”

    寇季迈步赶往了贾昌朝一众人议事的地方。

    一进议事的地方,就看到了一堆人正盯着一叠厚厚的纸张在发呆。

    寇季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足足有一尺半厚。

    “这是……”

    寇季忍不住出了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视。

    一众人赶忙起身向寇季施礼。

    有人遥遥拱了拱手,有人深深弯下了腰。

    拱手的自然是那些前来参加音韵书籍编撰的大儒,弯腰的是从各处调集来参加音韵书籍编撰的官员。

    “诸位不必多礼,我见诸位愁眉不展的,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寇季摆了摆手以后,开口问道。

    贾昌朝对寇季躬身一礼道:“寇龙图如今看到的,是我们昼夜不歇整理出的音韵书籍的草本。里面收录了所有的汉字,也收录了其大致的字义,但具体的字义,以及音韵标注,仍在编撰中,尚没有录入其中。

    仅仅是录入简单的意思,就如此厚重。

    若是将具体的字义和音韵标注录入的话,恐怕会再厚三倍。

    我等著作音韵书籍,是为了教化之用。

    可是若达到了四尺以上的厚度,推行以后,恐怕不便于携带,百姓们也买不起。

    最终,它很有可能会被收录到各家富户的藏书之中,而不是百姓们手里。”

    寇季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依照大宋大部分读书人的习惯,他们著书,根本不考虑厚度的问题。

    因为他们在著书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将书送到百姓们手里,让百姓们观看。

    他们从一开始,针对的就是那些读书人。

    在这个读书人稀少的时代,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很值钱的。

    家有薄产的读书人不提,贫寒的读书人,只要不自己自暴自弃,赚一些小钱还是很容易的。

    帮人抄书、代写书信等等,都能赚取一些钱财。

    所以,读书人都有钱。

    著书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考虑读书人买不买得起书的问题。

    贾昌朝和一众大儒们,能在著书的同时,将百姓们买书的问题也考虑进去,这十分难得。

    由此可见,他们中间一大部分人,是真的在为百姓做奉献,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成名。

    “诸位贤达能为天下百姓考虑,天下百姓应该拜谢诸位才对。”

    寇季感慨的道。

    一个大儒听到了寇季的话以后,正色道:“我们著书,是为了推行教化,为百姓谋福,自然不能忽略了百姓们看到书以后的反应。

    此前老夫已经派手下的门生,拿着这一叠东西出去找一些百姓们看过,观察过了他们的反应。

    他们在看到如此厚的书籍的时候,一个个眼中都有惧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