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1章 给大宋一个百花齐放的机会

    第0911章 给大宋一个百花齐放的机会 (第2/3页)

理。

    当然了,这只是从眼前看。

    从长远的看,寇准公心大于私心。

    因为寇准一旦在韩地立起了文脉,让华夏文化取代韩地所有的文化。

    那韩地就会彻底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即便是以后不断的变迁。

    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像是五代十国时期,列国纷争,争斗不休。

    可华夏就是华夏,不会因为你分成了几个国朝,就变得不是华夏。

    待到江山一统以后,若有华夏之地,华夏百姓流落在外,华夏上下,也会时时惦念,亦会竭尽全力,让其回到华夏的怀抱。

    就像是昔日的燕云。

    它被人占领了,不代表华夏上下的人就能忘了它。

    反而,在它没有回到华夏怀抱的时候,华夏上下所有人都会惦记着它。

    “可你祖父一旦离开汴京城,恐怕会有许多人说闲话。有可能对官家不利。”

    王曾沉声道:“一句容不下圣贤,就足以让官家失去许多读书人的人心。”

    寇季沉吟道:“我大宋昔日羸弱的时候,能生出圣贤,如今春秋鼎盛,能生出的圣贤恐怕更多。

    我祖父离开大宋,可以让百花齐放,争相斗艳。

    我祖父要在,必然会压的百花喘不过气。

    因为只要我祖父在汴京城,其他人就算有多大的成就,也很难越过我祖父,去成为圣贤。”

    王曾陷入到了沉默中。

    寇季继续道:“以你和我祖父的交情,我祖父一旦离京,你必然去相送。到时候你可以和我祖父谈论谈论类似的话。

    然后再将其宣扬出去。

    到时候大宋的文人们,不仅不会埋怨官家无容人之量。

    反而会争先恐后的为朝廷出谋划策,为朝廷建功立业,争做我大宋第二个圣贤。”

    “呼……”

    王曾长吁了一声,苦笑着的道:“你小子说的,我都动心了。看来你是把人心琢磨透了。”

    寇季摇头一笑,“人心,复杂得很。没有任何人能琢磨透,也永远不会被人琢磨透。”

    王曾用手指点了点寇季,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祖父的身子骨可不好……”

    寇季笑着道:“我祖父近些年离开了中枢,少了操劳,少了烦心事,身子骨不仅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差,反而变得更加硬朗了。

    你回头给我祖父送行的时候,可以好好瞧瞧。”

    “罢了罢了……既然寇公心意已决,我自然会如实禀报给官家。至于官家会不会放人,那我就不能保证了。

    你祖父是个倔脾气没错。

    但官家也不是软柿子。”

    王曾丢下了这话,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寇府后院。

    刘亨在王曾走后,一脸愕然的凑到寇季近前,“四哥,寇公还真要去韩地啊?”

    寇季愣了一下,“之前跟种世衡攀谈的时候,不是说了吗?”

    刘亨沉声道:“我以为你是为了刺激种世衡,故意那么说的。”

    寇季失笑道:“我真要是为了刺激他,也不需要拿我祖父说事。我虽然没有大儒叔父,可是我需要大儒的话,也能从大宋带走一大批。”

    如今大宋一大半的大儒,都在天圣馆里进行各种学术研究。

    一些大儒近乎到了入魔的地步。

    别人想要用他们做事,费尽口舌也未必成功。

    可寇季想用他们做事的话,只需要小小的展露一些手段足以。

    寇季只要将他们的心勾走,那不用他招揽,那些大儒们也会争先恐后的往韩地跑。

    大宋如今急需发展,需要那些大儒们一些支持。

    寇季不好挖赵祯的墙角,所以没动手。

    若是换成旁人的话,寇季早动手了。

    刘亨听到了寇季的话,就知道寇季的话不是在作假,他一脸羡慕的道:“有寇公帮忙,你在韩地的封地,肯定会稳如泰山。”

    寇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你手里握着一帮子大儒,你羡慕我?”

    刘亨低声笑道:“也没有一大帮子,就十几个。”

    寇季愕然的瞪起眼,“刚才不是说七八个吗?”

    刘亨嘿嘿笑道:“我是怕人惦记,所以少说了一些。我可是将辽国近半数的大儒一网打尽了,怎么可能只有七八个。

    那些人都是大儒,在我大宋也能叫得上名号的。

    我怎么敢轻易将他们砍干净。”

    寇季斜眼瞪着刘亨。

    刘亨继续道:“你也了解咱们大宋文臣的德行。万一他们仰慕其中某一个大儒,我又恰巧将人给砍了。到时候闹起来,吃亏的肯定是我。

    所以在攻破了上京城,拿下了那些大儒以后,我就留了一手。”

    寇季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分我三个!”

    刘亨笑容灿烂的道:“我给你留了五个。”

    寇季点头道:“我也不占你便宜,回头我送你一批手艺高超的匠人和精通农桑的农人。”

    刘亨笑着道:“咱们兄弟分那么清楚干嘛?”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咱们兄弟当然不需要分的那么清楚。可封地上以后是那两个小兔崽子做主。

    一碗水若是不端平了,他们要是闹起了矛盾,那可就不好了。”

    刘亨一愣,“他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比亲兄弟还亲,怎么可能闹矛盾。”

    寇季摇着头道:“话虽如此说,可是利益上的东西,还是梳理清楚,友情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当初我找上你的时候,若是用了你,还拿了所有的钱,你还会真心跟我相交吗?”

    刘亨愣了一下,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言语。

    寇季瞥了刘亨一眼,笑道:“你不是要找伯叙去郊外骑马吗?”

    刘亨笑着道:“他和天赐去了工部,正在誊抄工部的造船卷宗,一会儿才能回来。”

    说到此处,刘亨感慨道:“说实话,若不是近些日子我陪着伯叙一起观看工部造船的卷宗,我都不知道我大宋居然可以造出在大海上航行月余,而不需要靠岸的船只。

    也不敢想我大宋竟然能造出能容纳两千多人的超级大船。”

    古代的航海业,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落后。

    相反,在海禁出现之前。

    古代的航海业在世界上还是处在领先位置的。

    特别是大宋朝,海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