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6章 百花齐放胜过一枝独秀(今晚一更……明天补……)

    第0916章 百花齐放胜过一枝独秀(今晚一更……明天补……) (第1/3页)

    “心太大?”

    寇准有些糊涂了,他盯着寇季,沉吟着道:“你不求名,也不求利,亦不求高官厚爵,对皇位也不屑一顾。你还能求什么,又有什么能超过这些的?”

    寇季摇头笑道:“我也不是不求名不求利。因为名利我已经有了,即便是我从现在起,什么也不做,它们也离不开我。

    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必然会求三餐不缺。

    如今我有名有利,自然不用再为名利奔波,亦不用继续追求它们。”

    寇季又不是什么圣贤,也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人。

    不可能无欲无求。

    他如今不求名利,不贪高官厚爵,是因为这些东西他都有。

    即便是他现在开始起,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影响他的名利。

    高官厚爵虽然被去了,可是影响力在哪儿,谁也夺不走,功劳在哪儿,谁也抹杀不了。

    在大宋,影响力和功劳,就代表着身份地位。

    别看寇季现在无官无爵,他要做事,要用人的话,该是怎样,还是怎样。

    也正是因为如此,功名利禄,对寇季而言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寇季不可能继续去追求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寇准听完了寇季的话,理解了寇季的意思,感慨着道:“你比老夫洒脱,比老夫更懂得舍得。”

    寇季失笑道:“祖父何必将我抬的那么高呢?你我祖孙互相吹捧的话,让别人怎么活?”

    寇准先是一愣,随后开怀大笑。

    寇季也跟着笑了。

    “那你现在求的是什么?”

    寇准笑过以后,好奇的问道。

    寇季思量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他觉得十分合理的词。

    “天朝上邦!”

    “天朝上邦?!”

    寇准微愣,盯着寇季道:“我大宋以前或许当不起天朝上邦的名头,可如今我大宋已经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天朝上邦。”

    寇季笑问道:“能守多少年?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百年?”

    寇准一脸惊容的看着寇季。

    “你不会是想……”

    寇准话说了一半,有些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若是猜测的没错的话,那寇季的心就太大了。

    大到超过了古往今来所有的人。

    圣贤也未必有那么大的心。

    寇季看到了寇准一脸惊容,就知道寇准猜倒了,所以他开门见山的道:“我想让我华夏,一直守着天朝上邦……”

    “华夏?不是大宋?”

    寇准听出了寇季的话外音,低声问了一句。

    寇季点头道:“您又不是乡野村夫,您应该明白,没有能永久流传的王朝。”

    寇准苦笑了一声,点了点头。

    什么江山传承千秋万代之类的话,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期许而已。

    但凡是能说出这话的人,几乎都清楚一座江山不可能传承千秋万代。

    “没有人能做到让一个王朝永久的流传下去。自然也没有人能让华夏永远守着天朝上邦的名头。”

    寇准感慨道。

    天朝上邦四个字,是建立在一个强横的王朝的基础上的。

    没有一个强横的王朝存在,就不可能有天朝上邦。

    寇季笑着道:“所以我说的是华夏,而非大宋。”

    只要天朝上邦四个字一直在华夏人建立的王朝中间传递,那华夏永远就是天朝上邦。

    寇准听到寇季此话,陷入了沉思,许久以后他盯着寇季沉声道:“以前老夫不了解天下有多大。

    自从看了你带人译出的那些书籍以后,老夫才知道天下远比老夫想象的要大。

    大宋也并非天下唯一的富庶之地。

    在遥远的地方,很有可能拥有跟我大宋一样富庶的地方。”

    寇季闻言一愣,笑问道:“祖父看过我带人译出的书?”

    寇准点头道:“法医馆的人,为了跟杏林的人争锋,已经将你带人译出的书,散布到了各地。

    老夫偶得了一本,所以瞧了瞧。”

    寇季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祖父有是如何断定,遥远的地方,有一块不输给我大宋的富庶的地方呢?”

    寇准盯着寇季道:“高明的学问,不是一块贫瘠之地能够孕育出来的。那些医书中记载的一些医术,可以跟我大宋的医术争锋,就足以说明孕育出它们的地方,绝对不输给我大宋。

    你也见识过西夏,见识过辽国,见识过高丽。

    你清楚他们的学问。

    他们处在贫瘠之地,不可能养活更多的百姓,所以培养有学问的人远比我们困难,所以孕育出高明学问的几率就更低。

    所以,他们需要学习我大宋的学问。

    而我大宋却不需要学习他们的学问。”

    寇季点着头,认可了寇准的说法。

    学问的滋生也是需要土壤的。

    如果一群人连饭都吃不饱,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学问。

    学问是一个很无私的东西,它从没有将任何人拒之门外。

    它就像是一个无形的宝库,散布在天地间,只要有人去挖掘,它就会出现在人前。

    所以,学问的诞生,取决于有没有人去挖掘。

    而,人有没有时间去挖掘学问,就取决于他所身处的地方,能不能给他提供他挖掘学问所需的一切。

    寇准见寇季点头以后,沉声道:“既然你知道天下很大,又如何能做到让我华夏一直守着天朝上邦四个字?”

    寇季淡然笑道:“事在人为,纵然不能让我华夏一直守着天朝上邦四个字,多守几年也行。也算是我为华夏尽了一些绵薄之力。”

    寇准闻言,沉默了片刻,点头道:“尽人事,听天命。”

    寇季赞同的点头。

    寇准盯着寇季,感慨道:“老夫不如你多亦……”

    寇准为了一国一家,奋斗了一生。

    寇季却已经跳出了一国一家,在为整个华夏而奋斗。

    中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寇季笑了笑,没有说话。

    因为他清楚,他再开口辩解什么的话,寇准又得抓着他讲许多大道理。

    寇准见寇季没有言语,就笑着端起了酒,道:“天赐大婚的日子,你不跟老夫将天赐,倒是跟老夫讲起了抱负。

    你是不是觉得,天赐已经成婚了。

    老夫也该滚蛋了。

    也好给你腾出手,让你大展身手?”

    寇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