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7章 再次裁军?

    第0987章 再次裁军? (第1/3页)

    欧阳修、范仲淹、杨文广三人听完寇季一席话,齐齐抱拳向寇季施礼,“谨受教……”

    寇季一番话,不光适用于欧阳修主政的政事院,也适用于范仲淹主政的资事院、杨文广主政的枢密院。

    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此话说了上千年,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大宋的文人足够自傲,也足够自负。

    总以为自己读过几本书就无所不能,所以他们费尽心机将大宋所有的权力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却将一个拥有着雄厚资本的大宋,治理了一个乱七八糟。

    如今正是溯本清源的大好时机,并且刻不容缓。

    错过了如此良机,恐怕会悔恨终生。

    寇季一席话说完,国学、府学、县学,以及随后依照着三级学府逐渐要推出的科考新制,就算是定下了。

    欧阳修将一切都记在了心里以后,冲寇季拱手道:“还有一件事要告知给总理大臣,此次政事院、资事院改制以后,罢黜了许多闲散的官职,多出了许多闲散的官员。

    总计七百八十六人。

    此七百八十六人,皆有官身,为官期间又没有大的纰漏,不知该如何安置?”

    寇季幽幽的道:“朝廷先后向边地派遣了数千官员,可边地的官员依旧处在紧缺当中,他们若是愿意去边地为官,可以酌情升迁一两级。

    具体的依照他们的意愿分配。

    他们若是不愿,就先留在汴京城,待到太学和国子监重新整改以后,充入其中担任先生或者博士。

    若还是不从,就发往地方充任府学山长。

    再不从,罢之。”

    欧阳修拱了拱手,不再言语。

    寇季一番话,算是定下了那些人的命运。

    寇季在欧阳修拱手过后,继续道:“随后地方上改制,也会清理出一大批官员,到时候将他们就近安置,看看那个衙门缺人,便先补足那个衙门。

    余者遣往边地为官。

    不从者发往边地担任府学山长或者县学山长。”

    遣,是派遣。

    发,是发配。

    寇季的意思很简单,听话的有好待遇,不听话的就强行发配。

    若是强行发配还不从,那就不需要寇季再多言。

    欧阳修自然会依律将他治罪。

    解决完了欧阳修的问题,自然轮到了范仲淹。

    范仲淹冲寇季拱手道:“目前资事堂精通算学的人奇缺,资事堂有一大部分官员根本就不精通算学,更别提精通账目。

    老旧的账目他们勉为其难能懂,可是大宋钱庄报上来的新的账目,他们几乎是两眼一抹黑。

    像是大宋钱庄辖下的天赐号、荣升号、德隆号等几家已经颇有规模的钱庄,账目就更加复杂。

    他们不仅有存进取出的账目,还有许多借贷的账目。

    账目十分繁杂、繁琐。

    资事堂内,几乎有八成的官员看不懂他们的账目。

    所以朝廷必须得想办法充实一下资事堂。

    不然资事堂运转起来会十分缓慢。

    想要彻底掌控天下钱财,恐怕得数十年苦功。”

    当朝廷放开了民间开设钱庄的约束以后,民间的钱庄自然是百花齐放。

    由于民间钱庄有抵押借贷业务,账目自然十分复杂。

    资事堂内那些从户部升迁上去的官员,看流水账还行,看其他账目就跟看天书没区别。

    鸡兔同笼的问题能被他们奉为算学中毕竟高深的问题,指望他们看清楚繁杂的复式记账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目前为止朝野上下能看得懂复式记账法的,只有在大宋钱庄里的大掌柜,以及从寇府走出去的管事。

    像是大宋钱庄辖下的天赐号、荣升号、德隆号,背后都有寇氏管事的影子。

    天赐号就是寇氏的产业。

    荣升号和德隆号的东家以前是在寇氏门下做事的,寇氏最初削减产业的时候,他们就顺势退出了寇氏,借着在寇氏做生意时积攒的人脉,摸爬滚打的闯出了一番家业。

    寇氏再次削减产业的时候,他们就从寇氏拉走了不少亲近的人。

    朝廷放开了民间钱庄的经营许可以后,他们果断的加入到了其中。

    如今也算是混出了人样。

    但无论是赵祯,还是寇季,都不会去关注三个大宋钱庄辖下的小钱庄。

    他们更关心的是资事院的运作。

    赵祯在听完了范仲淹一番讲述以后,略微沉吟了一下,“征召一些大宋钱庄的管事入朝为官如何?

    他们也算是朕的人,虽然出身低了一些,但是只要不担当主官,一直居于副职,应该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吧?

    培养新人少说也得四五年时间,等新人成长起来又得四五年。

    所以朕不可能将资事院内那些什么也做不了的官员一口气清理完。

    只能捏着鼻子先用他们一些年。

    等到新人培养起来以后,再将他们调往别处。”

    寇季沉吟了一会儿,摇头道:“一口气从大宋钱庄抽调太多人的话,对大宋钱庄有害无益。

    不如从大宋钱庄抽调一些上了年纪的掌柜入朝,上了年纪的掌柜入朝,在朝的官员就算看不起他们,却也不好羞辱他们,他们也能面前在朝中扎根。再将资事院内一些年轻的官员放到大宋钱庄去学习。

    双管齐下的话,无需八九年,朝廷也能得到适用的官员。”

    赵祯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点着头道:“还是四哥想的周到,那就照着四哥说的办。”

    范仲淹拱手,“喏……”

    范仲淹奏完了事情以后,杨文广拱手道:“臣奏请削减地方兵马数量……”

    赵祯和寇季齐齐一愣。

    寇季疑问道:“眼下朝廷正值改制的关键时刻,各地方还需要兵马弹压,削减地方兵马数量,可不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赵祯和寇季改制,是将刀架在了所有人脖子上,逼迫所有人听他们的。

    如今改制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贯彻落实下去,就将刀取走一些的话,会失去很大的威慑力。

    一些心怀叵测,或者利益受到侵犯的人,一定会借机闹事。

    改制如今已经走过了最激烈的阶段,往后就是循序渐进的将所有制度落实,将所有制度彻底的融入到大宋方方面面。

    不需要再大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