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包家长子

    第1013章 包家长子 (第3/3页)



    因为他见过寇季在研究院里入迷的状态。

    寇季在向包拯取人了包府长子包繶的百日宴时间以后,才离开了文昌书院。

    出了文昌书院,寇季先是回了自己的临时府邸。

    寇季一家人住的内宫,如今才搭建了一个大概。

    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十分精致,所以比较耗费时间。

    所以寇府的人如今都住在临时的府邸上。

    寇季回到了家里,就看到了向嫣在算账。

    是天赐钱庄的账目。

    向嫣是寇氏中除了寇季以外,唯一精通生意的人。

    寇氏如今仅仅保留着天赐钱庄的生意,并且由向嫣打理,所以向嫣时常会在家里算账。

    见到了寇季出现在自己眼前,向嫣也是一愣,她放下了账本,笑眯眯的看着寇季,“国主陛下舍得出来了?”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行了,别拿我打趣了,给我准备一些礼物,我要去包府看絮儿。”

    向嫣笑着道:“妾身还以为你回府是来看宝庆丫头给你生了一个孙儿还是孙女呢。没想到是为了看絮儿。”

    寇季瞥了向嫣一眼,没好气的道:“絮儿背井离乡的跟我们来到此处。只有我们一家亲人,她生了孩子,难道我们不应该去看看。”

    向嫣指了指寇季,“你啊你……你放心吧。絮儿生产的那几日,妾身一直陪在身边。生产后,妾身也陪了一旬。不会让絮儿赶到孤单的。

    不过你身为絮儿的兄长,去看看絮儿也是应当的。”

    寇季点点头。

    向嫣吩咐人备上了一份薄礼,和寇季一起赶往了包府。

    路上,寇季阴沉着脸问道:“听说赵润和卉儿有问题。”

    向嫣没好气的道:“有天赐那个奸人从中作梗,赵润又跑的勤快,不出问题才勤快。毕竟,闺女被你养成了一个小霸王。

    无论是汴京城,还是庆国,在你闺女拳头下走一圈,又敢出现在你闺女面前的同龄男子,只有赵润。”

    寇季冷哼了一声,“赵润目的不纯。而且皇家不是什么好地方。”

    向嫣低声笑道:“赵润最近也不知道犯了什么傻,说你以前提出的条件,他答应了。他答应一辈子只娶卉儿一人。

    你闺女也是被他这句话给骗到了。”

    寇季不屑的道:“太子只娶一房,你信吗?他能答应,他母后能答应?他父皇能答应?大宋满朝文武能答应?

    他的婚事,由他说了算?”

    向嫣沉吟着道:“听说他手里有一道官家赐的圣旨。上面将此事写的明明白白。但是妾身并没有见过。”

    寇季瞪着向嫣道:“你纵容他们两个在一起,就是因为那一道毛都没看见一根的圣旨?”

    向嫣暗叹了一口气,“那也由不得妾身啊。就你闺女那一身武艺,府上也没几个人能拦得住的,更别提妾身了。

    妾身将她圈在房里,她能把门抬了。

    妾身锁上了院门,她能翻墙。

    找三五个武艺好的跟着她,没一会儿就被她折腾的惨不忍睹。

    妾身能干吗?

    动用火器?

    万一伤到了她,你还不跟妾身拼命?”

    寇季一腔怒气,却没处撒。

    向嫣幽幽的道:“还是祖父说得好,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

    寇季哼了一声,“回头将她叫回来,我要好好收拾收拾她。”

    向嫣轻笑道:“那妾身就静等着看您这位国主陛下的威风。”

    寇季哼了一声,没有再搭理向嫣。

    二人带着礼物到了包府,包府的大门敞开着。

    由于庆都在重建,包府是临时居注的地方,所以地方不大。

    寇季入了包府大门,就看到了赵絮毫无形象的坐在门口吃瓜果。

    如今的包府是一座原高丽贵族的宅子,充满了唐风,却又有一些席地而坐、席地而眠的高丽风。

    在新的包府没有建成以前,赵絮只能勉为其难的住在这一座住着不怎么舒服的包府,学高丽人席地而坐、席地而眠。

    赵絮坐在房门口,没有正行。

    看到了寇季和向嫣一起进了门以后,赶忙将手里的瓜过丢了出去,摆出了一副淑女的姿态。

    “行了吧。此处又没有外人,也没人挑剔你言行不端,所以你没必要如此。”

    寇季走到了门口的时候,不咸不淡的说。

    赵絮给了寇季一个灿烂的笑容,“还是兄长了解我。”

    说话间,赵絮起身相迎,却被寇季给拒绝了。

    “一家人不用如此客道。你生产的时候,为兄没有陪在你身边,为兄心中有愧,就更不敢让你相迎了。”

    自己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误会,或者容易引起隔阂和误会的事情发生,寇季都第一时间将它说开,避免到最后成为伤害。

    赵絮听到寇季此话,脸上的笑意更浓,“兄长心里记挂着小妹即可,陪不陪小妹都不重要。”

    寇季摇了摇头,道:“以后家里有事,我会第一时间赶过来。”

    赵絮起身,对寇季深深一礼,“多谢兄长挂怀。”

    寇季笑着道:“快带我去见一见小外甥。我给他带了礼物。”

    赵絮痛快的答应了一声,喜滋滋的带着寇季去看她和包拯的嫡长子。

    说起来也怪。

    大宋明明是一个很风流的时代,可净出一些神人。

    比如动不动就绝后的。

    再比如不愿意多娶的。

    包拯就是其中一份子。

    无论是史书上还是现在。

    史书上包拯娶妻以后,就没怎么纳妾,生了个长子,早夭了。

    后来为了传承香火,临老的时候,纳了几房妾室。

    若是长子没有早夭的话,包拯恐怕也不愿意纳妾。

    赵絮带着寇季到了一处卧房,里面放着一个摇篮,摇篮边上站着两个年龄颇长的嬷嬷,在她们身后还有两个年龄不大的。

    年长的嬷嬷,负责看护幼儿时期的包家长子,年龄不大的嬷嬷,要陪着包家长子一起长大。

    其中有一个明显是奶娘。

    每次看到奶娘,寇季心里都会批判一下万恶的旧社会。

    在赵絮引领下,寇季和向嫣看到了摇篮里呼呼大睡的胖小子。

    小家伙并没有继承包拯那瘦弱的身躯,反而长的胖嘟嘟的,十分可爱,十分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