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杨文广马失前蹄

    第四百八十章 杨文广马失前蹄 (第2/3页)

样躲过了一劫,兵败的他并没有带兵回梧州,而是南下去了钦州,至于他去钦州的目的,没人知道。

    侬智高心存侥幸等了三天,没等到亓赟的消息,却等到了杨文广带十万禁军兵解救梧州的消息,大宋的正规军只有一种,那就是禁军,只有禁军是作战部队,厢兵和乡勇只是辅兵,不都最后时刻,他们都没有上战场的资格。

    所以侬智高很生气,他觉着是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他的感情,在黄师宓的建议下,他决定用围点打援的方式让杨文广命丧梧州。

    杨文广这一路上也是郁郁寡欢,一万禁军,在他看来是没有一点战斗力的,他觉着一边走一边练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他是一军主将,但这个他还真做不了主。

    在宋朝很少有武将能单独带兵的,太祖和太宗时期不算,因为他们两人相当于是开国皇帝,他们就有自信、有魄力不怕你们带兵造反,到了真宗也就是赵祯的老子以后,所有武将带兵都会有文官做监军。

    杨文广也不例外,气人的是朝廷这次为他出征配了两个监军,一个是侍御史余靖,一个是秘书少监柳青南,按理说余靖的身份地位最高,可他一路上不说话,那柳青南不言而喻成了整个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三月初五,禁军到达清远,这时候分歧出来了,杨文广的意思是直接增援梧州,因为广州暂时还是安全的,但柳青南认为他们应该留在广州等待侬智高,他给出的理由是以逸待劳。

    两个人争辩不下,就来询问余靖的意思,余靖说道:“这个简单,去梧州活留在广州都行,但禁军不管到那,失败了谁就承担责任。”

    这下柳青南不争了,还全力支持杨文广增援梧州,从清远到梧州还要经过肇庆和云浮两地,杨文广首次在南方指挥军队,接下来遇到的麻烦出乎了他的意料。

    第一个问题就是气候,北方的士兵到了南方很多人身上出了痱子,医疗条件又不达标,伤兵满营的情况下,还没到战场,自己的人就先少了一半。

    第二个问题就是地理环境,在这里不是小水坑就是小水洼,加上茂密的森林,大军基本是走了一路,修了一路。

    第三个就是饮食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并没有带多少,朝廷给出的旨意是就地取材,南方人以米饭和鱼肉、海鲜为食材,北方的士兵也吃不下去这么口味清淡的饭。

    到了德庆府,军队得到了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杨文广清点了一下人数,能跟随自己上战场居然不到七千人,三到四成的人在路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德庆府和梧州只有两天的路程,这时候必须得有一个人留下来坐镇后方,经过商讨以后,余靖留下来,杨文广和柳青南带大军援救梧州。

    余靖在真宗时期也是上过战场,和辽军真刀真枪的干过,他对两人想迫切立功的想法能理解,但没有大量斥候的清理前哨、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