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局已定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局已定 (第2/3页)

评上上,看来爱卿是真下了力气的,朝廷要是再多一些爱卿这样的人,朕又何愁这天下之事。”

    欧阳修可不敢托大,感恩环节一定不能少,眼睛里不知怎么露出了几滴眼泪,悲痛的说道:“能为皇上和朝廷分忧是臣应该做的,臣也就做了自己该做的。”

    赵祯不想和欧阳修在这煽情,因为没有意义,他说道:“朕有一个疑问,大宋人为何现在都把孩子宁愿送到洛阳也不愿送到国子监和太学,没人能为朕解释这个原因。”

    欧阳修心里的忐忑和疑惑都解开了,但是祭酒呢?朝廷并没有想换人的意思,那自己的地位不是很尴尬。

    “皇上想让臣怎么做,国子监和太学的积病已久,想短时间内改变怕是没那么简单。”

    宋朝对朝廷的高官有一个很大的福利,那就是退休后会根据你的官职恩萌你的子嗣,可以不用通过科举直接为官,这也是造成宋朝冗官的主要原因之一。

    欧阳修话里的潜意思就是这个工作很难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皇上你现在这项工作交给我,那不想干。

    赵祯好像早就知道欧阳修会这样回答,轻声说道:“一次性解决我知道不可能,我是这样想的,你先去洛阳把这个事情搞清楚,然后我们再商量怎么办。”

    欧阳修说道:“这个不难,臣一两个月就能弄懂这些,可皇上你想过弄懂之后么?新学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欧阳修似乎脑子里抓住了一点什么。

    皇上这是对儒家不满了吗?这不是小事,是天大的事情了,儒家和皇家一直是相辅相成的,真说起来儒家依附朝廷的比例占重一点。

    “这事只是咱们君臣之间的设想,未来会怎么样,你和我都不能确定,等有了你收集的确切数据,咱们再摆到台面上说。”

    那欧阳修觉着自己的身份更尴尬了,不能以朝廷的身份去,那只能以私人的身份去,那目的性岂不是太强了。

    “臣明白了,臣知道怎么做了,没什么事臣先告退了。”

    赵祯说道:“你可以从几位翰林院的几位撰修身上下手,毕竟他们要比外人知道的多。”

    欧阳修回家后欧阳辩也刚好下衙了,欧阳辩和文振华的同届,虽然没有那么熟,但至少有接触,欧阳修也就不用舍近求远了。

    “你在门下省任职,怎么样,还习惯吧!”

    “爹你又不少不知道,孩儿这个主事就是打酱油的,就是打酱油还要有点眼力劲,说不上习惯不习惯吧!”

    欧阳修说道:“谁不是从这个过程走过来的,多少人想留在京城,最后还不是被无情的分配到地方,你还不满足,你要知道你在二甲里排名都是靠后的。”

    欧阳辩也就是敢在他老子面前发发牢骚,真要让他在自己的上官面前说这些话,他恐怕一个屁都不敢放,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晰。

    “爹你今天进宫怎么样了,很多人都在看您回来后的动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