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九章:蒙阴,消化

    一七九章:蒙阴,消化 (第1/3页)

    蒙古人虽然走了,但他们很快就会再来,下一次,蒙古人就不会满足于仅仅围困中都了。

    蒙古的第三次伐金将会兵分数路,扫荡整个华北平原和山东地区,史书记载,蒙古的这次扫荡杀戮极重,动辄屠城。

    在山东,只有山东东部平原地区有少部分地区幸免于难。

    为了避开蒙古人的兵峰,获得更多的发育时间,陈宪只能将下一步的开拓目标放在了山东东部。

    占领蒙阴没有什么波折,这个县是个穷县,这里的豪强也没什么力量,县城也防御薄弱。

    拿下蒙阴之后,陈宪再次停止了进攻,他需要县消化新泰和蒙阴两县的底盘。

    和在莱芜一样,陈宪将新泰和蒙阴两县的女真,汉人地主全部或杀或驱,将两县的土地和城寨全都捏在了手里,同时将这两县藏在民间的粮食和财富也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以铁血手段在两县确定了自己的统治之后,陈宪选择地势开阔,周围耕地肥沃而集中的城寨,建立镇一级的统治机构,并在选定的城寨中修建砖窑,烧制城砖,又从莱芜运来水泥,对这些选中城寨进行加固,又在这些城寨的墙头安装铸铁的火炮。

    除了旧有的城寨,陈宪还选择地势开阔,附近河流水力充沛的位置修建新的城寨。

    他采取引导和强迫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将一些小村寨和流民迁移到新建城寨中,一方面为新建城寨增加劳动力,一方面也算是以工代赈,另外,这些人在新城寨建成后,也是填充新城寨的居民。

    等到两县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陈宪从新泰和蒙阴两县,半雇佣半征调的抽调大量年轻人,送去莱芜沂源的各个水力工厂当学徒,让他们在工厂里接受业余教育。

    一些年纪较大的,比较老实的青年,则被陈宪雇佣成立了一个个建筑队。

    陈宪在新泰和蒙阴的各条河流上选择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修建水力工厂,这些水力工厂除了部分炼铁锻铁厂之外,大部分都是水泥工厂,陈宪要在山东东部平原上铺满城堡,没有足够多的水泥厂是不行的。

    陈宪还在新泰和蒙阴两县四处探矿,寻找煤铁矿,在后世,这两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