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章:辽东

    一九八章:辽东 (第2/3页)

   高丽和日本本就是密州本地海商的传统的行商目的地,虽然没有人希望陈宪参与到这条商路中来,但山东海商有谁敢对陈宪说个不字?

    王盛的这次出海,花费了近半年时间,不但将船上的货物销售一空,还从日本购买了大量的铜和银回来。

    而在这半年中,陈宪的造船厂又制造了十艘新的载重在一百五十吨的风帆船,和十艘自重一百吨级的将帆船。

    王盛返航后,陈宪将他的船队中,在远航中培养出来的成熟船员,分散到新的二十艘战船上,又从密州本地高新招募了大批水手补充进船队。

    除了这些熟练的船员和水手,陈宪早在半年前就从麾下军队中抽调出了大量步兵和炮手,来到青岛城进行选训,从中选出了上万人的水兵,炮手。

    新船下水后,这些选训出来的水兵和炮手就立即上船开始训练。

    除此之外,陈宪还从来自金国境内的流民中,招募了数千浆手,充上十艘将帆船。

    又经过半年的整训和准备,一支由二十六艘战船,三十多艘大型商船组成的巨型船队,就浩浩荡荡的离开了胶州湾。

    这一次,船队目标是辽东半岛上的苏州(今天的大连金州区)。

    此时的辽东已经被耶律留哥,完颜平涛,蒲鲜万奴三个军阀闹成了一锅粥。

    耶律留哥据说是辽国皇族后裔,在崇庆二年(1212年),趁着金国败于蒙古,揭竿而起,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金国派遣派兵讨伐耶律留哥,耶律留哥自觉实力不足,就投了蒙古,在蒙古骑兵帮助下,前后两次打败了讨伐他的金军,建立了历史上的东辽王国。

    第二次被耶律留哥打败的金军统领就是蒲鲜万奴。

    蒲鲜万奴战败后,退往金国的东京,也就是辽阳。

    祯佑二年,金廷南迁,经接着,在祯佑三年丢了中都,国土被蒙古人分成两段,辽东自此和金国朝廷失去了联系。

    金廷放弃中都的作法,让辽东的女真人感到遭到了朝廷的抛弃,金廷由此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