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又是一年元宵时

    第213章 又是一年元宵时 (第2/3页)

脸颊,露出弥勒佛一般

    的笑容,朝王黎拱了拱手道:“蔡某正是太平船帮的管家,蔡某见过郎君!”

    “蔡管家,如今天下大乱,行船也是不易,为何你等还敢冠以天平之名,这怕不是有点夸大其词了吧?”王黎虚抬了一下,淡淡的看着蔡管家。

    蔡管家嘿嘿一笑,指着周仓二人道:“我太平船帮既然敢冠以太平之名,自然是名副其实,郎君若是不信,可以问问你麾下这两位兄弟,看看他们在码头上走了一圈可曾有人敢渡你们?”

    见周仓二人点了点头,那蔡管家接着说道:“郎君应该是才从远处而来吧?郎君有所不知,年前江东孙文台为报昔日之仇举兵襄阳城下,如今虽然已兵退江夏,但江面上早已封锁,所有南下船只都必须停船检查。

    橹人摇到天雪亮,肚皮饿瘪到背上。此去秣陵,必须经过我荆州大军管制的渡口和江东军的管辖之地。这一来一往,单是孝敬给两头大军的银两便是不小,一般的船家哪里还能盈利?也只有我们蔡家太平船帮才敢走上一走!”

    “哦?那却是为何?”王黎奇道。

    蔡管家捋了捋颔下那几根稀疏的胡须,傲然笑道:“因为我们是漕运!”

    所谓漕运,就是利用河运、海运以及水陆递运的方式将粮食、盐铁、地方特产以及军需等物品运送至前线、京师、或者特别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秦始皇北征匈奴之时,就曾以漕运的方式将军粮和一些战略物资运抵至北河一带。同样的,西汉建都关中,也曾通过黄河三门峡将大量的谷物、粮草运送至渭水。

    其中,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漕运通道便是隋炀帝时期征集全国之人力和物力开凿通济渠,联合黄河、淮河以及长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漕运的利润极大,一向由朝廷管制,甚至汉初时还曾专门设立了护漕都尉一职。不过由于此时朝纲不振,群雄并立,护漕校尉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漕运却已经渐渐的移交到世家门第手中,用于钱粮盐铁的走私。

    太平船帮便是如此,荆州赫赫有名的蔡瑁蔡氏家族的生财之道。

    蔡管家接着又指着渡口处一艘两层楼高却足有三五丈宽、**丈长的大船说道:“此船名曰乘风号,不惧风暴,不怕险滩,是我太平船帮数一数二的船只。郎君尽管放心,纵使你麾下儿郎全部住进去也不会显得拥挤。”

    “你二人去城中看一看,宵禁前赶回来便是!”王黎朝赵云二人点了点头,直接将二人晾在原地,带着贾诩、周仓等人转身随同蔡管家向乘风号走去。

    周仓、赵野等人自然安置在第一层,王黎却与贾诩径直上到第二层。

    推开船舱的窗户,吹着猎猎的江风,感受着船只在水面上起起伏伏,王黎看着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文和先生,你出自凉州,一生也奔波于凉州司州之间,见惯了黄沙,今日突然行舟江面颠覆于波涛之中,可能习惯?”

    “主公说笑了,贾某虽然往来多于马匹和驴车,但也并非没有见识过舟楫,昔日在渭水河畔之时也曾多于碧波中荡漾。”

    贾诩摇了摇头,与王黎面对面坐下:“倒是这南人乘船北人骑马的习惯,主公还需多加考虑才是。如今我大军已经平定司、凉、雍三州,将来必然马踏中原、挥师江东,若是麾下健儿不善水战,恐怕于主公大业有阻啊!”

    王黎自船舱中取了一块方巾擦了擦脸,叹了口气:“你说的何尝不是?帐下诸位将军中,子龙随我征战多年,从冀州一直到雍凉,赤胆忠心文韬武略自是不必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