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传旨

    第575章 传旨 (第1/3页)

    这绝对是栽赃,绝对是诛心!

    这是赤裸裸的栽赃!也是赤裸裸的诛心!

    刘备气得眼冒金星,恨不得立即拔出腰间的双股剑将司马懿砍成十八段,然后将每一段残肢都扔进一层地狱让司马懿死后也不得安宁,不能重新投胎。

    当然,他也知道这也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已。

    到了现在这个局面,什么愤懑不满、什么吹胡子瞪眼、什么怒发冲冠凭栏处,这些情绪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将司马懿砍成十八段的那种痴话也只能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异想天开、超凡脱俗的美梦罢了。

    毕竟,他暂时能够仗持的只有刘表,安安稳稳的坐在堂上的荆州刺史刘表。

    他如今人在荆州,麾下的势力也悉数依附在刘表的羽翼下。

    刘表不动,他不敢妄动。

    刘表没有杀死司马懿之心,他就绝对不能用指头点一下,哪怕是轻轻的碰一下司马懿的衣角。

    要想破此局,非刘表不可!

    “孟子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主公数十年来戎马倥偬飘零四海,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当今天下和大汉朝廷,已然无愧于天地人心。

    主公乃当今天子皇叔,气度雍雅,身份高贵,何必与这等浊物生闲气?司马懿之言看似无懈可击,实则浅薄的诛心之语。在座诸公若是相疑,何妨将这一切全都交给时间?到时清者自清,看他还有何话可说!”

    诸葛亮走到刘备身前,微微一笑,刹那间便如一缕春风一样拂过刘备的心灵,刘备心中一安,满腔的愤懑顿时不见,脸上也露出安定的笑容。

    扶着刘备重新坐到案椅中,诸葛亮转身来到堂中,看着司马懿嘴角扬起一丝淡淡的嘲讽。

    “《战国策·燕策》有言: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这是在告诉我们,忠厚的人不会诽谤别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会危害别人以求美名。

    我原本以为河东司马氏经过数百年的书香熏陶,已经成为我大汉真正的名门高第,仲达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应该如高山松柏一样冰魂雪魄,忠厚仁义,至少不会做出那等歪曲污蔑的腌臜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