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我做大你做小

    第416章 我做大你做小 (第2/3页)

却是想让他做以私害公的大私了!

    “下吏给君侯说个故事罢。”

    文忠再拜,任弘本以为他又要拿“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来说事,谁料文忠偏不,而讲了个比较冷门的。

    “六国时,楚国大司马昭阳率楚军攻打魏国,覆军杀将,取八城,又移兵攻齐,策士陈轸为齐王使者去见昭阳,再拜而贺胜,起而问昭阳:‘楚国之法,灭敌杀将当封何官爵?’”

    “昭阳回答,应官至上柱国,爵为上执圭。陈轸又问,比这更尊贵的还有什么官?昭阳答,在此之上,唯令尹耳。陈轸道,令尹的确显贵,但楚王却不能设两令尹!而后陈轸便给昭阳说了一个故事……”

    且慢,故事里还有故事,套娃啊这是!

    而那个故事里讲的故事,便是任弘也熟悉的“画蛇添足”了。

    文忠道:“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以昭阳之功,足以立身扬名了,而在官位上却不能太过加封。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常会招致杀身之祸!”

    故事说完了,文忠的暗示再明显不过:任弘在西域所立之功,回朝后也足以拥有九卿之封,进入中朝也是迟早的事,故攻灭乌就屠,实无必要,因为都护与乌孙的关系,还会招致朝中猜忌诟病,简直是画蛇添足啊。

    所以文忠给任弘的建议,和那陈轸撺掇昭阳的一样,那便是……养寇自重!

    他低声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谁敢立誓说一年灭乌就屠,五年平匈奴?更何况朝中也知道,乌就屠背后,有胜兵十万骑的大国康居!“

    大将军老了,明眼人都知道,他恐怕时日无多。眼下还朝也会被其压制,不妨将战争拖一拖,借口康居、大宛干涉,迟迟无功。过了三五载大将军不在了,以当今天子与都护的关系,休说是九卿中朝官,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坐一坐,也是迟早的事!

    任弘却只沉吟,问文忠道:“你读过长短纵横之书?”

    文忠忙道:“少时偶然得到几篇,略懂,略懂。”

    百家虽融合于儒,但诸子著作依然在世上流传,主父偃就学过,但因为里面多是阴谋诡术,教人离间君臣,终究上不了台面。

    任弘一笑,反问文忠:“昭阳以为陈轸之言有理,遂解军而去,这之后呢?楚国如何了?”

    文忠一愣,任弘却道:“据我所知,春秋时楚便强盛,到了六国时,其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吴起变法时,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曾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黄河,何等强盛!”

    可后来,却因为改革不彻底,中央集权不够,将军贵族们如昭阳等自考虑各自的利益,遂成了散装大楚。与秦国角逐时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新,莫有斗志。

    反观秦国呢?若是秦之白起等将军也念着养寇自重,找借口留着伊阙不打,长平不战,可还能有日后的大一统局面?

    任弘言罢,叹息道:“你虽为我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