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恰似旧人归

    第二章 恰似旧人归 (第2/3页)

才注意到这个男人的穿着打扮像是一个护卫,看他腰间别的那把剑就感觉他有一身功夫,至少电视句里是这么演的,“好,我这就同你前去。”

    男子在前面走着,夏温清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穿过一条蜿蜒的走廊,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看来这家宅子的主人是个热爱生活,崇尚自由的人,说不定是个隐者,说不定自己还能见到某位大诗人呢!

    渐渐的,走廊边高大的树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竹林,不时有风吹动竹子发出沙沙的声音,此情此景都让夏温清更想认识认识这宅子的主人了。

    伴随着风吹竹林的声音,还可以听见若隐若现的琴音,婉转悠扬,配合着风声竟然毫不违和。

    感觉走了很久,终于到了走廊尽头,尽头处就是一片广袤的竹林,翠绿欲滴,好似没有尽头,阳光从上方透下来,照得竹干就像是翡翠一样通透,空气里都飘着甘甜的味道。

    琴声愈来愈近了,夏温清也愈来愈好奇这宅子的主人到底是谁,如此富有情趣,果真应该好好认识一下,又穿过了大片竹林,此时的琴声更是听得清清楚楚,温柔如月光,韧劲如翠竹。

    远处,夏温清看见有一个身影坐在林间,长发垂顺,又随意的用白的玉冠挽起一半的头发,从背影看并不像是上了年纪的人,反而很是年轻。

    夏温清不禁对这个男子充满了好奇,年纪不大反而称得上年轻的男子怎么会浑身透满了沧桑感,像是一位看破而不说破,释然洒脱的老者。

    领路的人停了下来,唤了前方的长发男子一声“公子”。琴声戛然而止,然而却还有些回声飘荡在竹林间,“人带到了。”说完,领路男子站到了长发男子的一侧。

    长发男子站起,缓缓转过身,望向夏温清。

    看见长相后,夏温清略显意外,这人年轻,而且长得很好看,眉如长柳,一双狭长的凤眼黑白分明,眼尾有些略向上,眼神就像是一汪古井,幽深平稳却又带着一丝慵懒,一绺发丝随意地挡在额前,高挺的鼻梁,厚薄适中的嘴唇,一身月白色的长衫,腰间佩着一块玉,他的样子让夏温清想到了一个词“温润如玉”,这样的长相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也一点不逊色。

    “你叫什么名字?”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朗如同山间的小溪,沁人心脾,倍感凉爽。

    也许是夏温清一直打量着眼前的人,使男子对于她的打量有些反感,又或许是因为夏温清很久未应,使得男子有些不耐烦。

    他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添了些凌厉,随后轻咳一声,夏温清回过神,发现自己竟犯起了花痴,瞬间别过头去,不再看他,“不好意思,小女名......"

    等等,自己并不是这身体的主人,又怎么可能会知道这具身体的主人的名字,眼前的男子突然这么一问,倒是把夏温清难住了,可是总不能告诉人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吧,反正这人既然问自己是谁,就表明他与这具身体的主人并不认识,既然两人都不认识,随便一说他也无从查证,更何况这人只是出于好意救起落水者,很难保一定是良人,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孤身在外,为以防万一,于是夏温清临时改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名温清。“

    “你姓温?”男子又开口,语气不急不缓。

    “是的”,夏温清有些心虚地应答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男子挑了挑眉,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我在秦淮河中救起你时,你当时穿的衣裳可是上好的绫罗绸缎,是皇宫里的专供,普通人家怎么会穿得起。”说完,他从袖中拿起一块玉佩,“这块玉佩,是我当时救起你后,在你身上发现的,这块玉无论是出于原料是上好的羊脂玉亦或是玉上的雕刻做工,处处凸显用心细致。”他停了下来,拿着玉佩,向我走进,“姑娘这样的穿着以及拥有这么好的玉佩,想必一定出身富贵,但是据我了解,建康这个地方不大,但并没有姓温的大户人家,所以姑娘你并不姓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