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缥缈商队
第六十四章缥缈商队 (第2/3页)
黄石英呈现“放映”功能的主要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温度的变化,另外一个就是打雷。雷电来自自然,人力无法掌控,所以当时主要是使用渐次升温技术来催动黄石英的。
也就是说,黄石英在当时那个年代里面,可以理解为一台天然的放映机。黄石英的复合石板被放置在固定的位置,用无烟木炭进行缓慢的升温,当温度达到最合适的程度时,复合石板的上方,会出现和海市蜃楼很相像的模糊的影像。
这个中亚商人孤注一掷,把原本用来采买丝绸的本钱加工了黄石英,然后经过丝绸之路,运送到了中亚和西亚。没想到,这个东西一运过去就火了,在那个自然科技以及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里,这种玩意儿会让人觉得有点可怕,也很有趣。当时,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贵族热衷于购买各种各样的黄石英,然后请人过来“看电影”。这样的娱乐活动甚至由西亚传到了欧洲,欧洲的贵族很快也接受了这样的娱乐方式。
有需求就形成产业链,大概有三四十年时间里,西亚和欧洲对黄石英的需求很大,是当时最受贵族阶层欢迎的商品。因此,很大一部分经常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队,都对货物进行了调整,最高峰的时候,同重量的黄石英和白银之间的对比价格是2:1,从中原地区带走一百公斤的黄石英,运送到目的地后,就能变卖成五十公斤的白银。
那三十年时间,是黄石英贩卖的高峰期,成交额甚至一度超过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丝织品以及香料。(实际上,现代很多人对当时的香料有理解误区,经过丝绸之路贩运到西亚和欧洲的香料,不是那种制作香水和香薰制品的东西,而是丁香,肉蔻,桂皮,西亚人和欧洲人热衷于用这些香料烹煮和保存食物)
黄石英的贩卖达到高峰之后,很快就滑入了低谷,直至无人问津。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欧洲人对黄石英的了解程度加深,他们发现这种东西除了能偶尔看到一些模糊的异域风情之外,就再没有任何用途。人傻钱多的黄石英运销系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很短时间里就被丝绸之路的商队踢出了货运清单。
“那你的意思是说?那片沙子下面,有大量的黄石英?”
“肯定是这样。”小毛点点头:“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有运送黄石英的商队在这儿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用看就知道,沙层下面一定有当时被淹没的商队。”
小毛说,本地人还有熟悉这些情况的人,如果遇到了如同在地面上飘忽的商队或者人员的影子时,是不会靠近的。发生意外的商队很可能是遭遇了强沙尘暴,所有人连同牲畜都没有逃出去,直接就被黄沙吞噬了。这些被掩埋的人,被当地人认为是“沙鬼”,会缠住尾随他们的好事者。所以,遇见这样的情况,是需要避而远之的。
其实更关键的是,所有人都知道,商队被埋在这下面,他们所携带的货物,无论丝绸还是香料,都在时间中化为渣滓了,即便挖出来,也没有任何价值,属于白费力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