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再度争鸣

    第六十五章 再度争鸣 (第1/3页)

    孟子抛出疑问便悠悠然的自答道:“人性何以伪之?是为义也!人何以最为天下贵?是为德也!人之无德无义则断无苟存之能,安知人之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皆为人所用,为何?是以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分也!分何以能行?义也。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万物,是以人最为天下贵也。兼利于天下,得之‘分义’也,是以人皆可为尧舜。故人生来不能无群也,群而无分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必离,离则必弱,弱则不能胜万物,如此何以最为天下贵?是以尊周礼而兼利天下,万物自和之。舍周制、弃礼乐,致使天下仁德尽丧而大乱不止,不亦悲乎!”

    孟子的意思是,人正是因为靠着仁义才能生存,否则人跑不过马,力气没牛大,如果没有道义,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人是群居动物,人只有汇聚在一起才能活下去,所以人不能无群,群的意思就是要聚集在一起,所以要还要“分”,分的意思就是分清越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用等级制度清晰地把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划分出来,不分清越身份而搅合在一起必然要生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万物,又何来人最为天下贵的言论呢?所以要遵周礼,所以要实行仁义礼乐制度。

    此话一出,原本一脸兴奋的剧辛面色一变,诸子百家一阵错愕,全场的面孔无不精彩之至。而座上的孟夫子则是一脸笑意。

    “孟夫子,彩!”以儒家子弟为首,满堂喝彩一浪接过一浪。

    孟轲这一言是绝地大反击啊!

    “夫子于绝境中顷刻间力挽狂澜,何其壮哉!”一位儒家子弟满眼皆是崇拜的看向孟子,兴奋不已,振奋之至。

    孟子不解的是,林牧的表情怎么仍旧丝毫无变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不过却也不以为然,反而大喜而心道:孟凡啊孟凡,想不到是你这个法家士子却在今天帮了我儒家一个天大的忙,让我豁然开朗,不知道现在你是做何感想呢?

    如此镇静是在掩饰你内心的慌乱和懊悔吗?

    难怪孟子会笑的失态,因为林牧这一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