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灯海

    44、灯海 (第2/3页)

他死后,只有她来收尸。吴王部下太史宁窥见她美貌,意欲占为己有。骗她道:“若是你答应我一件事,我便不砍太子的头颅。“太史宁司马昭之心,正常人岂能看不出他的企图?可她不懂,为了保住他的尸身,她迫不及待的答应了。

    梅儿痴傻,可谁知梅儿情深?我的梅儿,剜心挖肺报答你。何足道哉?

    小青梅歪着脑袋问道:“凌哥哥,神仙帮忙点灯,那他会不会剪灯烛呀?这么多灯,神仙会很累哦!“

    赵凌在她鼻上轻轻一刮:“哪儿有什么神仙?凌哥哥就是你的神仙。今日用的灯烛里藏了极小的爆竹,每一寸灯芯便绑一颗,时时爆裂,这样就省了剪灯烛。“

    小青梅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凌哥哥好聪明啊!

    “那点灯的又是谁呀?“凌哥哥一直陪着她,没有功夫点灯呀!

    “是火线,用火线将灯笼串上,引燃首端便能万灯齐发,很省事。“

    角落里的泉安:是省事,但穿这些火线制这些灯芯他忙的嘴角都燎起了大泡!

    小青梅感动的快哭了:“凌哥哥对梅儿这么好,梅儿一定要给你生好多小宝宝。“

    二人在梅园中席地饮酒,小青梅从怀中摸出泰山老母来,祝道:“泰山老母,梅儿带你出来玩,你要早些送小宝宝来哦!“她特地斟了一杯酒放在泰山老母面前,赵凌在旁捉弄:“泰山老母若是喝多了,脸又该红了。“说着伸出大拇指来作势要按泥偶的脸。小青梅忙拦道:“凌哥哥,你这样泰山老母就不送小宝宝来了呢!“

    二更漏下,两人相携出了仁王园。今日城中异常热闹,汴河两岸游人如织。定了亲的男女情意依依互诉衷肠,,骑驴的歌姬沿着河岸慢行,身后必定跟着护送的富家公子。画舫之上传来丝竹歌乐,文人雅士三两成群在河边吟诗作对。河中月光碎波,星火点点。开春之后,已有卖花人提着篮子沿着河岸叫卖,爱美的仕女便驻足挑选,不时有花瓣落进汴河之中,与河中灯火共舞。

    赵凌牵着小青梅在河边徐行,小青梅道:“凌哥哥,若是有花灯提着就好了。“今日城中花灯铺多设灯谜,时有猜灯谜被领走的花灯。花灯铺的灯笼制艺精巧,轻薄透光,画上雅致的画悬挂在门口,引得游人纷纷驻足。

    赵凌道:“梅儿想要什么灯?“

    正好一个稚儿拖着四轮兔子灯从旁走过,身后跟着一脸慈爱的母亲。小青梅指着兔子灯道:“想要这样会跑的兔子灯。“

    赵凌让她在原地等着,进了花灯铺去猜兔子灯。

    而今日上元,许多被禁锢在家的人也难得的出来透风了,比如林玉兰、谢程。

    林玉兰下午时因兰花发了一通脾气,对林青梅怨气颇大。她带着荷花儿在汴河边买花,抬头见到林青梅坐在河岸的栏杆上,脸上裹着盖头,露在外面的一双眼睛正一眨不眨的盯着花灯铺。她扔了花,没心情玩了。

    而此时的谢程租了画舫在河中游湖,偶尔抬起头便看到河岸上那窈窕的背影,这背影他绝不会认错,即便冬衣厚重,他仍能窥见那日相国寺中的玲珑有致。

    他一扔酒杯:“靠岸!老子要上岸!“

    船方停泊,谢程便率着四五个小厮冲上了岸,几人气势汹汹的朝林青梅跑去。林青梅逗弄着怀里的两只貂儿,不时看向花灯铺:凌哥哥好慢哦!猜了这么久还没有把兔子灯猜回来。

    忽地一大片阴影投下来挡住了她的目光,她抬头看去,见是大相国寺中那个会吃人的人,又骇又怕。那个吃人的人跨到她面前,禁锢住她的手腕,恶狠狠的说道:“这次看你往哪儿跑!“

    林青梅惧怕不已,拼命挣扎:“走开!你走开!“

    林玉兰与荷花儿在不远处看着,荷花儿问道:“姑娘。咱们要不要去帮忙?“

    “不用,五个大男人难道还对付不了她?“

    谁知不一会儿,东宫的侍卫便赶了过来,林玉兰心中着急,生怕林青梅逃出生天。好在谢程发现了侍卫,将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