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战之前(下)

    第273章 大战之前(下) (第3/3页)

这可以让成田家的家臣甚至领民们对此不会产生抗拒心态,让京华能够轻易的用如此简单的政治手段把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地区收入囊中,这难道不是你高司徒平时最喜欢玩的政治征服吗?

    不仅成田家这边没话说,甚至日本朝廷、丰臣公仪对此也找不出理由来反对。毕竟成田甲斐血统明确,她的儿子要改苗字继承成田家的家名家业属于成田家内部的事,在日本这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国度,外人对此没有置喙之权。

    至于第三条理由,那就是对于“姓氏”和“苗字”关系的认定。后世日本人是把苗字当做姓的,其依据是明治天皇的《苗字必称令》。然而,在此刻的日本,苗字到底算不算姓氏那可不一定。

    打个比方,原历史上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丙戌发布的《平倭诏》中是如何称呼丰臣秀吉的?“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看清楚,是平秀吉而不是丰臣秀吉!

    之后还有提到日本被俘将领的地方是如何表述的呢?“……仍槛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弃尸稿街,传首天下”——依然是以“平”为姓。“平”就是“源平大战”中那个与源赖朝的源氏其名的“平氏”。由此可见,在大明这边获得认可的“姓氏”根本不是苗字。

    当然,此时日本人对于姓氏的区分本来也没有获得大明的认可。以“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为例,德川是苗字,而且是家康自己改的,他家原本的苗字是松平;次郎三郎是他们家族嫡子的专称,跟老二老三无关,家康他爹也是“次郎三郎”,但本质上“次郎三郎”也可以算作苗字;“家康”就不必说了,就是名。

    而关键在于“源朝臣”,这三个字其实分作两个词:“源”在日本是氏名,“朝臣”反倒是姓。

    中国此时早就不兴“氏”这个概念了,所以日本这习惯要“换算”来大明就会很麻烦,而且你“朝臣”是姓的话,大明这边一看没准要懵:怎么抓到的所有日本将领全姓“朝臣”?我这是捅到朝臣窝了吗?

    因此大明便把日本的“氏名”当做他们的姓,丰臣秀吉于是就成了“平秀吉”,其余人等以此类推,反正能混到值得一提的肯定都是源、平、橘、藤原四氏贵族之一。至于丰臣,本来日本天皇是将其作为氏名赐予秀吉的,但……可能大明不承认,上溯了一下历史就仍然让秀吉姓平了吧。

    总而言之,刘馨的意思很简单:反正大明根本不认可苗字这玩意,你将来那位庶子就算去搞了个成田苗字,那也只在日本有用,所以他连高姓都不必改,你高司徒就不要那么纠结冠姓权这种事了,只当儿子自己取了个号便是。

    要说这道理倒也能说得过去,但高务实也有他的无奈之处,苦笑道:“你们怎么就好像能确定甲斐姬一怀就怀个儿子?这事能说得准吗,如果生个女儿呢?就算是日本人,女儿要继承家业,那也得是他们成田家死到没有其他男丁了才行的,而他们家光从同辈来说就有好几个男丁。”

    谁知刘馨根本不在乎,摇头道:“甲斐姬有亲儿子固然是最好的,但日本人同样也不拒绝养子,养子同样享有继承权,所以实在不行你也可以另外塞个儿子作为甲斐姬的养子去继承镰仓。”

    顿了一顿,刘秘书长忽然忍不住噗嗤一笑,半是调侃地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家你这个生儿子的任务现在完成度实在有点低。作为京华的秘书长,我有责任认真进谏……”

    “光进谏管什么用啊?”高务实白眼一翻:“要不秘书长牺牲一下小我?”

    刘馨玉面飞霞,偏过头去,飞快起身道:“东家既然对此事没有其他反对意见,那我先去回复罗远,让他尽早安排甲斐姬来京。”说罢不等高务实多说,飞也似地逃走了。

    ----------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