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伐元(廿六)箭来

    第276章 伐元(廿六)箭来 (第2/3页)



    因此,麻贵所部从归化出发时就带足了至少能坚持三个月的军粮,后续军粮则是按照“少批次,大批量”的思路来输送,故而直到如今,麻贵所部还在吃自己携带的军粮——但是已经只剩一个月的口粮,而同时下一批补给还没从归化城出发。

    把汉那吉所部土默特、鄂尔多斯联军则有所不同,他们是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来办的,除了一些易于携带的干粮之外,他们还带上了不少羊。这样一来,他们平时既可以饮母羊奶,也可以吃公羊肉。

    甚至因为前文提到过的蒙古军习惯于在远征中骑乘母马之故,有时候还有马奶可以作为补充。于是相对而言,土默特、鄂尔多斯联军的补给情况比明军强十倍——不是说吃得好十倍,而是对补给线的依赖度低明军十倍。

    他们这一路十二万大军,实际上补给压力全在麻贵所部的六万人这边。而现在的问题是图们正在赶往归化城的路上,一旦他赶在归化派出运输队之前包围了归化城,那么麻贵所部就很可能要在一个月后直接断粮。

    当然,麻贵也许能去把汉那吉处化缘一部分,但能拿到多少就不好说了。毕竟蒙古人的后勤体系虽然独特,却一贯是以自给自足著称,如果让他们临时分一半出来,最终导致的结果肯定是大家都吃不饱。

    唯一补给压力反而减轻的,可能只有麻承恩率领的宣府、太原联军,因为他们的关外补给线是由开平卫[注:内迁后的开平卫镇守于此]镇守的独石堡为始发点,在大军西返之后,补给线的距离反而变短了。

    咦,这么一看似乎还漏了禁卫军,不过这并不算漏。禁卫军因为是“天下第一军”,条件从成立时便是最好的,其挽马保有量冠绝百万明军。

    禁卫军此行因为本是想着打埋伏的,所以一开始便带上了大量的干粮、腌制肉鱼、腌制蔬菜等,所携带的食物补给正常来讲能吃五个月,如果省着点甚至能吃半年。因此,禁卫军这边暂时来看问题不大——反正根本没有额外的补给线。

    如此综合一看就知道高务实为什么有此前那些兵力调动了:救援土默特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归化城哪怕被围一段时间,都可能导致麻贵所部六万人断粮。

    而此城倘若要是丢了,那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因为归化城作为一个关键的补给存放点,不仅有粮食类的补给,甚至还有不少战前秘密储备的武器弹药、盔甲马具。

    高务实嘴上和曹簠说他怀疑图们打归化城恐怕都只是虚张声势,这话本身并不假,但并不代表他认为图们对拿下归化没有想法。

    他这样表述,只是从图们的最终目的而言。在他看来,图们此次玩了一个漂亮的金蝉脱壳而突然向西,是要做一件战前大家都没想到的事,甚至高务实自己都是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才恍然大悟。

    然而,那件大事与击破归化城之间唯一的矛盾点只有一个:时间够不够。

    如果图们认为拿下归化之后,明军主力依旧不能及时回援,他依然可以在归化大肆掳掠一番之后从容离去,那他就一定会坚持击破归化城。

    反之,如果明军回援极其迅速,让图们判断出如果不离开就会被围剿,或者至少会面临与其中某一支明军主力决战,那么他大概率就会放弃归化,避战而走。

    因此高务实顾不得经略本部这一条补给线的巨大压力,也必须立刻动身往土默特赶,就是为了给图们造成更大的压力,逼迫其放弃归化,直接进行他的“大计划”。

    当然,高务实所判断出的“大计划”并非曹簠此前怀疑的那样,是什么图们带兵趁明军主力尽出而扣关袭击京师。

    这个可能性在高务实看来几乎为零。

    谭纶、戚继光当年提议并主持操办的空心敌台计划,在原历史上虽然被朝廷采纳,但是数量削减很大。而这一世,虽然一开始空心敌台的数量也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