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平倭(卅四)逮捕李舜臣

    第279章 平倭(卅四)逮捕李舜臣 (第3/3页)

道:“即便是探查也难令我放心,敌寇若是周密部署,必不会轻易让我们探查到实情……只是眼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那就如此做吧。”于是朝鲜令庆尚道查探敌情。

    位于闲山岛的三道水军统制营中,也收到了倭寇即将攻击西生浦,朝廷希望水军出击的指示。同知事裴兴立当即嘲讽朝廷无知:“真是不可理喻,就算倭将之间不和,可牺牲水军来结束战争又怎么可能达成?这是明摆的陷阱,但朝廷还是想都不想就往里跳!”

    宋希立也认为这是引诱之计,李舜臣的下属们对此也各执一词,最后李舜臣拍了拍桌子,道:“这样的情报当然可以无视,但我等不能无视王上和朝廷的命令。眼下加藤清正过海总该是事实,而王上和朝廷已经倾向这是一次可以一举结束战争的机会……”

    裴兴立见李舜臣这话有遵从朝廷指令之意,立刻询问若真的接到出击命令,则水军该当如何?但李舜臣此时其实也尚未决定,故未予作答。

    加藤清正率领第一番队此时已于名护屋出发,小西行长与宗义智打赌李舜臣绝不会出击。宗义智不解岳父为何如此确信,小西行长自信满满地对其分析道:“因为李舜臣此人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绝不出击浪战,而且他太珍惜他手下将士们的性命,不希望有无谓的牺牲。

    另外,我所发出的情报也一定会令他起疑,他会衡量战损和得失,在这个时间段内,他的谨慎一定会让他最终选择按兵不动,所以我的计划也一定会实现。”宗义智恍然大悟。

    朝鲜这边,经庆尚道观察之后,确信加藤清正即将袭击西生浦,于是朝廷最终下令,命李舜臣立刻出击。谁知李舜臣苦思冥想,思虑再三,果然如小西行长所料,决定按兵不动。

    部将担忧违背王令将引火上身,然而李舜臣依旧坚持不可出击,结果这一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加藤清正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西生浦。

    朝鲜王李昖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李舜臣是疯了么?他难道不知道这是绝佳的良机么?他不知道让倭寇登陆西生浦意味着什么吗?都承旨,寡人的命令究竟是否已经向李舜臣明确传达?”都承旨吓得不轻,连连表示确定已经传达,于是李昖愈加愤怒,深感自己的王权已被李舜臣所藐视。

    伊斗寿沉着脸进言道:“殿下,李舜臣的骄狂已经逾越臣礼,这样的骄狂会毁掉国家的命运,请下令立刻将李舜臣罢免,押送回京审问。”

    左议政金应南也面色沉重地表示附议,郑琢则谏道:“殿下,李舜臣是难得的将才,臣以为此事定有隐情,不如详细调查之后再行定罪不迟。”

    李德馨及李恒福也担忧水军崩溃,反而有利于日军,因此也认为不可轻易处罚李舜臣。右议政李元翼则提议说,不妨许李舜臣戴罪立功,先渡过眼前危局再说。

    伊斗寿大怒,道:“李舜臣倚仗此前战功,如今已经骄狂到无视朝廷之令、蔑视王上威严的程度,而且此事已非初次发生,在那之前他也没有响应世子邸下的召唤,擅自在军营举行科举考试,而如今还以搜寻倭船为借口收取通行税。诸位,醒醒吧,李舜臣所犯的种种罪状已经百死莫赎,你们怎能还为其开脱罪名!”

    郑琢提醒说上述诸事都是事出有因,也早已被原谅。伊斗寿则反驳说,正因当初的原谅才酿成今日的局面,李舜臣的骄狂就是这样被纵容出来的,因此现在必须严惩。

    李昖见领议政柳成龙一言不发,便请这位举荐李舜臣的大臣谈谈看法。

    柳成龙叹息一声,道:“殿下,臣比任何人都了解李舜臣之为人,李舜臣绝非因为屡立战功就桀骜不驯之人。他怎会不知对抗王命的后果,而尽管如此却依然抗命不遵,那就说明肯定有比他生命更重要且不可避免的隐情。臣斗胆,请王上在调查之后再问罪。”

    然而李昖最难容忍的就是蔑视王权,他虽然问柳成龙的意见,但其实心意已决,因此闻言冷笑数声,森然道:“寡人对李舜臣的了解现在可不少于领相了,在他心中早已不当寡人为主君,自认为朝鲜百姓皆奉其为英雄而追随之。他怕不是以为自己才是朝鲜的大王!传寡人王令,立刻押李舜臣进京问罪!”

    事已至此,无可挽回,除柳成龙等寥寥数人不发一言之外,群臣都附议必严惩李舜臣之罪。于是李昖干脆更改和补充王令,直接罢免李舜臣所有官职,逮捕入京。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GJC0516”、“曹面子”、“云覆月雨”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