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总百揆(圩五)直江状

    第284章 总百揆(圩五)直江状 (第3/3页)

,他本不愿在这种场合谈论大事。一旦说中家康的心思,便有可能招致猜忌;但若看不出家康心思,会谈又无法进行。

    这并非没有先例的,便如同当年信长公也曾口口声声称扬竹中半兵卫乃战略之才,可最终也没把他提拔为大名……

    “大人也疑心景胜有无大器量。”

    “哦?”承兑面现疑惑道。

    “假若直江山城守读懂了大人的心思,为了天下,他想不动声色帮助大人,因此在反复权衡之后,为了给大人制造讨伐上杉的借口,他便写了这样一封傲慢无礼的书函,若果是如此,他真是少有的大器之人……

    但这也有可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说不定他正怒气满怀,表面上与我们为友,等到把我们的主力引诱到奥州之后,再一展长才,死命阻击。到了那时,我们或许就要真的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了。”

    “有理。”

    “故,大人才怀疑山城是否真读懂了他的心思。”

    “精辟!”

    “在下不明真相,不敢妄断。只能说到此处,内情究竟如何,还需诸位详加辨别。”

    “大人意思是……”

    “无论是想助大人一臂之力,还是只想与我们决一死战,总之会津绝不会平安无事。以当前的态势来看,在世人眼中,只要景胜拒绝来大坂,就是违抗摄政重臣的命令,这个罪行,他无论如何逃脱不了。”

    “不错……”

    “因此,大师书函所写‘上杉家兴亡在此一举’一句不无道理。即使不决战,少君命令一下,大人就得出兵,这最起码也会消耗他一百万石。倘若他让主家付出一百万石的代价,只为逞口舌之强。那么,直江山城守便不能称为忠臣……大人,在下已言尽。”正信向家康点头道。

    家康笑中带怒:“佐渡,你怎的总把人往坏处想?无论是对我,还是对直江山城都是。”

    本多正信的话无一不说中家康心思。家康甚至有些后悔——不该让正信开口,倒不用担心伊奈图书,可丰光寺承兑却不能令人放心,虽说他如今也心向德川,可毕竟他与三成等众知己,一直以来多有往来。此事一旦被他泄露,自己就有无尽麻烦。

    家康只好矢口否认:“而且佐渡,你这番设想还是太过纸上谈兵。兵者,诡道也。以少胜多,不胜枚举。即使我奉少君之令出兵,也未必就能取胜。”

    “是。”

    “你知我是如何小心翼翼才走到今日的吗?其中苦难,你绝想不到。所以,你这番话真令我毛骨悚然,心生警惕。”

    “十分抱歉。”

    “却也用不着愧疚,只是大事当前,我等总该慎之又慎啊。”家康这话是想说给承兑听的:“接到如此无礼的书函,却对其坐视不理,天下规矩就乱了。因此,必须讨伐上杉家!山城那厮早就看出来,若景胜不来大坂,我必然出兵讨伐。他深知这些,却胆敢向我挑衅……我想,他恐怕也是有所依仗的。”

    “大人明鉴。”

    “话虽如此,但战事却不能随意发动。既要进攻上杉,又要避免与治部冲突,这便是我希望丰光寺大师和佐渡仔细思量之事。

    你们不会看不出来,我若攻到会津,正与上杉决战时,而治部挥兵大坂城,结局将会如何?那时我欲进不能,欲退也不能,这天下安定的局面不就全完了?”

    正信似是明白了家康说这些的意图,眼睛转了转,但却没有多说。

    “正信的一番话完全是痴人说梦,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当前最重要的,应是不惜手段,避免激怒治部。”

    “是。当前最重要的,乃是集中力量,全力讨伐上杉。看来,此次我不亲自临阵指挥是不行了。”家康虎着脸道:“我一生还从未看到过如此无礼的书函……真是愈想愈怒。这是兼续的小伎俩,我绝不会放过他!”

    出兵讨伐一事已成定局。当然,真正的敌人究竟是名门上杉氏,还是新近崛起的石田三成,似乎并未明确。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我是廖振新”、“iron_Cb”、“云覆月雨”、“doni”、“Lilin00”、“malyvu”的月票支持,谢谢!

    PS:如诸位读者所见,高务实现在人虽然坐镇京师,但他操盘了三个战略方向,东面日本,南面孟加拉,西面叶尔羌。我原先的想法是完全按照时间线来描述,但写了一段感觉读起来可能有点乱(虽然我有大纲,我自己不乱),所以现在有些犹豫,是不是一个方向一个方向的依次写完会更好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