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小侯爷(十六)摸到边了

    第285章 小侯爷(十六)摸到边了 (第1/3页)

    又一个“提头来见”?看来父亲说得对啊,南疆现在有很多一门心思搞扩张的人,可是他们如此好战的原因是什么呢?高渊有些想不明白。

    现在高渊的情况,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人,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方面,他们的心目中还有不少美好与天真;一方面,又因为家庭内的熏陶、社会上的见闻而得知了不少黑暗或者灰色。

    一个人从孩子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往往有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很好理解,凡是离开了父母就不能成活的时期,大致就可以看做依赖期。放在后世来说,一般指学生生涯结束、自己走出社会工作之前。在大明这个时代则略有不同,如新郑高氏这种家庭,通常以两个标准来衡量这种“依赖期”是否结束。

    一个标准是获得功名,甚至是成功出仕做官;另一个标准则是娶妻成家。前者适用于发展前景较好的子弟,后者适用于在仕途没什么前途的子弟。

    这种标准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有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族规支撑。比如高务实早年,明明都已经随高拱进京成为太子伴读,甚至成立京华开始大赚特赚了,但无论高家还是张家,都还在给他发“劝学例钱”。

    他根本不缺钱了,为什么还要给他发钱?因为两家的族规就摆在那儿,彼时的高务实还没取得功名,但显然在认真读书备考,所以家族就要给他发钱以示支持。这种时期,哪怕高务实创建的京华赚钱能力正在飞速上涨,但算起来依旧还在“依赖期”——至少世人会如此看待。

    按理说,高务实获得生员身份后,这种依赖期就应该算是结束了,但其实也不然。因为他书读得太好,家族对他的期待值很高,知道他肯定还要继续考下去(当时因为高拱在相位而暂时不参加会试),所以事实上是在他考中状元之后,两家才停止了发放劝学例钱。也就是这个时候,世人才会认为高务实脱离了依赖期——即便世人或许没有“依赖期”这个具体概念。

    如此类比,高渊显然就还在这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半大孩子会有很多特点: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对将来的一些憧憬,会给自己定下一些理想,但未必很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