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小侯爷(廿四)顺水推舟

    第285章 小侯爷(廿四)顺水推舟 (第2/3页)

军队收到消息之后紧急集结并调集物资,最后才是军事调动正式展开——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阿拉干人的消息传递显然没有南疆的飞鸽传书那么快,而西征军最后的出征偏偏又因为来自莫卧儿帝国内部的变动而临时提前,两相交会之下,阿拉干人的一些行动就意外的慢了半拍。

    他们原本是打算将吉大港的舰队调回国都妙乌附近海港,打算构筑妙乌的海上防线,正如六十年前他们对东吁王朝开国君主莽瑞体发动的进攻那样进行陆海双向联合防御。

    然而,由于阿拉干与南疆双方在信息传递时效性方面的差距,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阿拉干在吉大港的船队刚刚出港没多远,就迎面撞上了在西征舰队中负责打头阵的机动舰队。

    机动舰队为了保证突袭吉大港的突然性,几乎不假思索地向敌方舰队发动意图围歼的作战,偏偏实力居于绝对弱势的阿拉干舰队还想先故布疑兵,试图以己方看似毫无威胁的举动消弭机动舰队的动武,再趁机分散逃窜。

    结果显而易见,迟缓的动作导致他们很快被机动舰队包围,双方只经过短暂的炮击,受损的阿拉干舰队便认清了形势,选择打出白旗投降。

    吉大港阿拉干舰队投降后,机动舰队立刻派出两艘二级巡洋舰调转船头向大舰队汇报战况。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点,两支舰队行船过程中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飞鸽传书”的,因为信鸽虽然有生物磁场定位能力,但目的地是固定的,当两支舰队都在机动之中,信鸽就没法准确找到目的地了。

    第二点,根据两洋舰队的作战守则,非特殊情况下,报信这种工作不能只派一艘船,而是要派出“两舰编队”。这样做一是为了保证在受到敌方拦截之时可以用一艘船与对方周旋,而另一艘船紧急驶离战场继续报信,二是两艘船会有更多的战术选择,在敌方拦截但实力不强时,通过击败对方而确保报信成功。

    高渊等西征军将领获知消息之后,可谓有惊有喜,不过整体而言还是喜大于惊。喜在于吉大港的阿拉干舰队宣布覆灭,而吉大港内尚不知情,这就意味着接下来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