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辅弼(十一)千金马骨

    第287章 辅弼(十一)千金马骨 (第1/3页)

    以高务实目前的权势和地位,能在他身边“锻炼”自然是年轻官员们求之不得的,李之藻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即便如此,李之藻对吏部的调令仍然颇有疑惑。毕竟在他看来,自己虽然是乙丑科(万历二十六年)二甲第五名,但这个“学历”在高元辅这位六首状元面前就不够看了,所以高元辅选中自己肯定不是因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好。

    对于官员的提拔重用而言,既然不看文章,那就应该看政绩,可是在这一点上李之藻也没有足够的自信。

    刚才说过,李之藻在被吏部调回京师之前的职务是南京工部营缮司员外郎。营缮司是个什么机构?它是工部四司之一,掌理营建宫殿、陵寝、城廓、祠庙、仓库、廨宇、营房、府第之事,监管匠人、工役,备办物料,辨材分贮,以待兴工。

    大明的营缮司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初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三人,主事四人。永乐迁都之后大明六部分南北二京,其中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亦设郎中一人,但员外郎减为一人,主事减为三人。

    郎中是“司”一级的主官,员外郎相当于副官,主事则相当于业务主管。因此,李之藻相当于负责南京“营缮”工作的副官。

    在大明官场,这一类职务想出成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上头有郎中领导,下头有主事具体负责,你夹在中间既混不到什么领导有方之功,也混不到什么执行有力之劳,两头不着,哪来什么功劳?

    简单的说,在员外郎任上一般就只能熬资历,顺便等上司挪位——甭管他是左迁还是右迁。只有他把位置挪出来了,你才有机会上位升到郎中位置,然后才好考虑怎么捞点功劳继续升迁。

    因此,李之藻在营缮司员外郎任上虽然“本职考优”,但也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功劳。高元辅这种依靠无数次大功上位的宰辅,不太可能看得上区区一个“本职考优”,选择自己必有其他缘故。

    文章、功劳之外,还有一种容易被提拔的原因,或者说两种原因:派系和籍贯。派系意味着政治站队,籍贯更是乡党的直接来源。

    然而问题在于,李之藻没有派系。非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