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三路凯旋(三)瓦剌之劫难

    第289章 三路凯旋(三)瓦剌之劫难 (第2/3页)

相匀了匀掌心雷,准备给布日哈图一个迎头痛击。

    看到这道圣旨,高务实因为早已知晓儿子的册封,本来没什么意外,但仔细看了看自己被加“上柱国”那一段,却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总之,上柱国虽好,但在大明朝仿佛不甚吉利。高务实本来也有点怀疑朱翊钧是不是故意为之,但回忆了一下当时他和自己交谈时的情形,又觉得不像。

    刘綎目力极佳,远远看到那支军队中高高飘扬的九斿白纛,他心中一紧,知道是布日哈图到了。

    思来想去,只好认定这只是因为他高某人在勋位上已经只剩上柱国这一级,而皇帝虽然承诺什么封国公,但也说了那要等封禅大典,现在不可能提前。所以,这个“上柱国”确实属于“无心之失”。

    然而,布日哈图毕竟是布日哈图,要让他中计就太难太难了。布日哈图之所以会在半夜还行军,同样也是因为他重视探马,在本来已经驻扎起来准备过夜的时候得到消息,说自家探马发现了另外一批可矣的探马,那批探马在隐约发现了他们之后赶紧撤走……

    随着刘綎一声令下,万余精锐骑兵悄然出动,直奔瓦剌营地。雪花飘落,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当他们接近瓦剌营地时,刘綎高举手中大刀,大声呐喊道:“儿郎们,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就在今朝!”

    这个消息换了别人可能还会迟疑,但布日哈图一听立刻脸色大变,强令全军连夜急进。他几乎完全猜到了刘綎与额尔德木图的计划,因此只能不惜马力赶来救援瓦剌诸部。

    高务实恍然大悟:是了,南疆不算大明本土,我应该用外藩的角度来看待朝廷的立场,而不是站在我自己这个朝臣的立场来看待。

    高务实悬着的心顿时落地,一拍桌案,朗声长笑:“好个刘綎,好个额尔德木图!诸公请看,我西征军日前大破瓦剌诸部联军,布日哈图救之不及,西征胜局已成大半!”

    臣二人遂合兵一处,领万余骑出塞西进,趁雪夜于别失八里大破西虏精兵三万,斩杀人马无算,获其牛马数十万之巨……

    “情报准确吗?”刘綎沉声问道。

    闻卿家学渊源,有子高渊,英才俊杰,风姿卓越。朕闻高渊承父仪范,怀君忠心。宣威南疆,西征虏遗,安抚百姓,定乱靖疆。功成名立,其何不赏?今赐金印册书,封为暹罗都统使,以彰其功,以励其志。望秉承庭训,忠贞不渝,勤勉政事,宣威域外,以扬乃父之风。

    当时高务实正找来一批堂上官在内阁开会商议抗灾事宜——是的,开年的雪灾风灾之后,又轮到夏蝗秋汛了,所以又要救灾。这时西征军战报抵达,众官都是心中一惊,随即相互对视,各自低头不语。

    说实话,陡然听说西征军正副提督联名上奏紧急战报时,别说其他朝廷官员了,就连高务实都是心中一紧,生怕是前线出了岔子。

    不过此生因为高务实的搅局,张居正没当成首辅就被搞下台,反而保全了名节,也保全了张家。如今张家子弟甚至还都遵守了父亲的遗言,纷纷投入高务实麾下,反倒混得风生水起,这就不知道该如何评说了。

    “好!”

    两人迅速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决定利用雪夜进行突袭。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刘綎和额尔德木图详细部署了战术,并亲自挑选了精锐骑兵。

    奇袭不比对阵,骑兵们并不体恤战马,一行动起来便是尽快催马。在他们急切的操马之下,战马直接跳过慢步,由快步开始,迅速转为慢跑,然后转为快炮,达到近似冲阵的速度,如同离弦之箭,直冲瓦剌营地。

    文武百官宜以高氏父子为楷模,勠力同心,共谋国是,以保我朝江山稳固,社稷安宁。钦哉!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上柱国是明朝文武最高勋位,当然极其珍贵,绝非寻常所能获加。但问题在于,这上柱国在大明朝其实多少有些不吉利。

    而明军的箭矢、火枪,乃至于掌心雷(手雷),就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收割瓦剌联军的生命,不断有瓦剌士兵栽倒在雪地上。

    “不错,正是如此。”刘綎问道:“你既知此战,当知此中关窍?”

    众官的心情真是大起大落,刚才还暗道不妙,生怕胡乱插话惹元辅不悦。此时一听才知道是大大的捷报,霎时一个个弹冠相庆,一边祝贺与恭维元辅慧眼识英雄,一边开始传阅那封战报。待得“眼见为实”之后,个个喜笑颜开,再不怀疑什么了。

    刘綎点了点头,目光如炬:“那我们就先下手为强,利用这场大雪,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你是日新的门生,当知我此战用意。”

    额尔德木图双眼精光一闪:“总戎此举想是欲效仿李靖雪夜破突厥?”

    甚至在抄家结束之后,还有言官上疏请求将张居正开棺鞭尸!好在此时朱翊钧念及张居正总算为政有功,没有同意,否则那就真是惨不忍睹了。

    “就在今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