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

    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 (第1/3页)

    高务实当然是要涉及军工产业的,而且他也不担心朝廷的制度问题,因为明朝一贯有一种神奇的惯例,即某件事情如果没有先例可循,则通常要由某位文臣提出,再由内阁商榷,最后由皇帝确定是否照办。一般来说,皇帝虽然有决断权,却很难自己提出——这不是某种制度,倒有些像君臣默契。

    但既然是文官“提案”,高务实就一点也不慌,无论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所谓“高党”,还是高拱的盟友“晋党”,随便挑一位出来上疏说一下,就算走了“正规流程”,接下来,只要有任意一位阁老表示同意,就能提交给皇帝“圣裁”。

    不过按照时间来看,如果隆庆帝还是会英年早逝的话,高务实很难在隆庆时代进入军工产业。不过没关系,只要稳住高拱顾命首辅的地位,再把历史上对他射出致命冷箭的张居正扳倒,到了万历朝再涉足军工也不碍事。

    毕竟老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盲目铺开太多的产业,步子大了是会扯到蛋的。

    所以他并不着急水雷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方法外流,一方面是俞大猷那边四处剿灭浮海而来的倭寇,对于水雷这种东西的确有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他不在意这点八字还没一撇的所谓“产业”。

    水雷这种东西,作为一种绝大多数时候都用作单纯防御的武器,用处再大也有局限性,一年能生产多少?利润能有多少?能跟陆军的地雷和手雷相比吗?

    所以他的目光还是集中在地雷和手雷上。地雷刚才已经说过了,手雷也就不好不提。

    说手雷,则还要提到那位三边总督曾铣。嘉靖时期的这位曾总督,不仅发明了地雷还发明了定时炸弹,其在此时的称谓是“慢炮”。

    慢炮是嘉靖中期曾铣在镇守陕西三边时创造的一种定时炸弹。据《兵略篡闻》记载:“曾铣在边,置慢炮法。炮圆如斗,中藏机巧。火线至一二时辰才发,外以五彩饰之。敌拾得者骇为异物。聚观传玩者墙拥,须臾药发,死伤甚众”。

    可见这种定时炸弹“慢炮”,采用的是慢烧盘状引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