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勃固会战(中)

    第275章 勃固会战(中) (第2/3页)

好理解,黄芷汀一听就知道他的用意,这就好比她老家思明府的命名一样,不必多解释了。

    但对于为何姓夏,黄芷汀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谁知道阿布拉邦——不对,现在是夏慕明了——的解释无比神奇,甚至让黄芷汀都有些目瞪口呆。

    夏慕明表示:“百家姓中,夏之前者即是‘高’,我岂敢居于‘高’前?是以姓夏。”

    目瞪口呆归目瞪口呆,黄芷汀回过神来,还是挺欣赏这家伙的,他一个藩邦寡民居然还能想到这上头去,简直是天生当官的料,太识时务了。

    但当黄芷汀告诉夏慕明,说自己要带着两万“大明天兵”出城寻找战机,将勃固城交给勃固警备军来守卫之后,夏慕明的脸色就一下子瞬间苍白了。

    好在黄芷汀也不打算吓唬他,转而又告诉他自己留下了三千支火枪,配合这一个月来加班加点按照棱堡原理改造的城楼,足以确保守住勃固城。

    另外,黄芷汀也知道这些藩邦人士的特点,都是跟战场新兵蛋子一样,怕炮胜过于怕枪,所以还告诉他说自己留了二十门炮给高思廉,让他一切按照高思廉的意思打就好,缅军不可能攻进来。

    果然,一听说还有二十门大炮,夏慕明脸色的血色很快就回来了,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一定能动员全城孟族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拖住缅军注意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云云。

    等她这边安抚好了这位勃固副王,两万大军也已经动员完成。黄芷汀趁着缅军今天还刚过彪关,没有两天时间到不了,干脆提前出发,一方面向锡当河口而去,一方面也派人散播一下消息,让缅军知道明军主力已经提前撤走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缅军主力已经到了岱乌,只差一天便可以赶到勃固城,这时候莽应里得到了消息,知道勃固守军只剩下一支临时凑齐的乌合之众,不禁大喜。

    堂堂金楼白象王,当然比黄芷汀霸气百倍,二话不说就下令直奔锡当。他还真应了高思廉的猜测,打算拿这支没了坚城固守的明军主力开刀,挽回自己在缅北丢掉的颜面。

    不过这命令一下,缅军之中虽然没人敢在金楼白象王面前多嘴,但没料到的是葡萄牙军事顾问却不干了。

    这位名叫西芒·雷迪的军事顾问强烈反对莽应里的计划。他表示说,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对方此来拥有一支规模极其庞大的舰队,葡萄牙马六甲总督甚至特意派人送了信过来,表示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暂时屈从于这支强大的舰队”。

    马六甲总督还提到,按照对方的舰队规模以及侧弦炮门数来看,对方至少拥有三千门火炮,即便按照欧洲人目前的习惯,其中的长重炮也将不低于五百门。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样的火力在近海用于支援陆战,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现在追去锡当河口完全就是找死。

    他直截了当地问莽应里:“陛下的军队是否能够抵挡五百门以上的长重炮轰击,而且在根本无法反击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不崩溃?如果不能,我绝不认可追往锡当河口的计划,葡萄牙雇佣军也绝不会参与一场注定失败的作战——我必须对我手下的小伙子们负责,他们虽然是来以作战换取报酬的,但绝不是来送死的。”

    说起来,莽应里上次能从刘綎的追杀中逃走,靠的就是葡萄牙雇佣军们临危不乱的三轮排枪殿后。毕竟就算是刘綎那样的猛人,也不敢拿自己血肉之躯去试佛郎机火枪的威力。再说他当时手下人已经在漫山遍野“赶羊”了,也没法集中火枪兵来和佛郎机人搞对射,只能无奈放莽应里夺路而逃。

    因为这个关系,现在莽应里对于葡萄牙人还是比较重视的,暂时收回成命,转而问雷迪队长认为接下来该怎么打。

    雷迪队长和此时绝大多数葡萄牙雇佣军一样,和欧洲军队作战的经验很少,和各种老式军队作战的经验则比较丰富,他想当然地表示:“当然是去攻城,毕竟我们有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