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黄芷汀条约》

    第119章 《黄芷汀条约》 (第2/3页)

是东进还是继续南下——剩下两处叛军,一支在东部,一支在更南边的马来半岛上。

    黄芷汀大军抵达大城才知道,阮潢在之前局面最紧张的时候为防止万一,干脆把暹罗王摩诃·坦马罗阇给完全软禁了,现在大城早已戒严了两个多月,形势十分严峻。

    黄芷汀考虑之后,特意让坦马罗阇召开了一次大朝,并站在王宫的城楼上向民众致意——当然,狼兵们随身“保护”着他,以免他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来。

    这一举措稍稍安定了民心,黄芷汀等人连夜召开会议商议接下来的平叛方向,但众人似乎都感受到黄芷汀的精神状况不太好,似乎……很困。

    商议的结果于是加速做出:先南后东,因为根据阮潢得到的情报显示,东边的叛军似乎和柬埔寨人有些联系。

    接下来,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黄芷汀会再次领兵南征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黄芷汀宣布南征一事由刘馨负责,她本人则留驻在大城。

    作为平叛主帅,本来她留驻大城也不奇怪,只是之前她一贯都是亲自领兵在外的,这次忽然改变作风,就容易引起人们猜测了。

    不过,就在刘馨出征前一天,黄副都统没有亲自出马的原因从不知什么渠道流传开来:她怀孕了。

    传言的说法出奇的统一:虽说黄副都统身体很好,并无太多不适,但却变得很是嗜睡,因此不宜出征。

    京华方面在大城的高层们纷纷向自家女主人表示祝贺,并摩拳擦掌想要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好好表现。

    刘馨的大军于次日出发南下,半个月后抵达洛坤,仅仅花了十一天时间便突破叛军的防线,兵临南线叛军老巢单马令。

    七日之后,因为躲避风暴的原因而姗姗来迟的高璟舰队终于赶到,炮轰了这座沿海城市,刘馨大军则在城市另一侧发动突袭,降倭夷丁没费多少工夫就登上城楼、打开城门。

    十月十九,暹罗南方叛乱平定。按照之前的约定,南方这些沿海地区暂时无须驻扎太多陆军,因此刘馨仅仅留下警备军便回师了。

    然而回师是假的,她并没有从陆路返回大城,而是假意北上,实际上只走了几十里便率军上了高璟的舰船,直奔暹罗东部沿海登陆。

    登陆后的刘馨所部快速东进,于五日后赶到暹罗人从高棉人(柬埔寨)手中夺来的东部重镇吴哥。

    吴哥的叛军完全没料到刘馨的到来,于是仅仅靠着没有一个夜盲症的警备军所发动的一场夜袭攻城战,东部重镇吴哥一夜易手,暹罗三路叛军彻底覆灭。

    消息传到大城,暹罗人完全被“坏消息”击垮了,其实他们现在也还没有很强的民族观,更不要提什么国家观了,因此……既然败了,那就任凭处置吧。

    又过了十余日,刘馨大军回到大城,难得打起精神来的黄芷汀代表京华集团传召了暹罗王摩诃·坦马罗阇——是的,传召!

    黄芷汀的精神可能的确不太好,因此没有多和坦马罗阇废话,随口寒暄了几句,便让人送上一份文本给他看,并让他签字用宝。

    拿给摩诃·坦马罗阇的东西是一份条约,基本上来说算是安南《京华十六条》的加强版。

    这个后来被称为“黄芷汀条约”或“京华十九条”的条款是这样写的:

    京华集团及暹罗王国,互愿维持大明南疆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双方友好关系益加巩固,兹拟定签署如下条约:

    第一条,暹罗王国允诺,自本条约签署之日起,京华集团即成为暹罗王国政策顾问集团,暹罗王国一应军民各政,均许京华集团派员参与并提供指导意见。暹罗王国对京华集团所提出的指导意见将予以充分尊重,并予施行。

    第二条,暹罗王国许诺,王国国王在指定副王(王储)之前,须告知京华集团并与京华集团取得一致。

    第三条,暹罗王国允诺,如副王之指定未获京华集团谅解并书面认可,则该次指定无效。暹罗王国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