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绕开祖制

    第043章 绕开祖制 (第2/3页)

玩笑,就这群废物点心,别说早就没兵没权了,就算有也造不起来啊。

    现在的情况是这群藩王基本全是废物,而朝廷对于控制宗藩这件事,不拘实学派还是心学派,其态度基本上都是可以取得一致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宗藩拿的钱是哪里来的?朝廷给的啊。

    朝廷的银子多拿一两给宗藩,咱们这些文武大臣能利用的不就少了一两?这能主导的钱变少了,那权力不就相应的变小了?那还能不反对?

    所以朝廷这边的态度没有问题,甚至搞不好是个万众一心的局面。

    难点在于宗藩的态度——当然不是说造反。造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群养了两百年的家猪能造什么反啊,猪八戒来了都不顶用。

    看来朱翊钧对“群体事件”这个词不太了解,于是高务实换了个说法:“皇上,臣不是说宗藩之中会有不肖者造反,臣所言是指聚众骚乱或者聚众闹事之类,用以向朝廷施压。”

    朱翊钧恍然大悟一般长长地“哦”了一声,但从表情来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危险,甚至可能以为这点事没什么大不了。

    高务实提醒道:“皇上,若只是个别宗藩如此,那自然不打紧,朝廷有的是办法处置。但倘若涉及的宗室人数太多,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政治影响会非常恶劣。”

    “是么?”朱翊钧看来还是有些不信。

    高务实叹了口气,只好举例道:“臣举个例子——皇上恕罪,这只是举例,并非臣要暗指什么。”

    朱翊钧点头表示理解:“你说。”

    “洪武中,河南开封只有一个周王府。”高务实身为河南人,新郑又恰好是开封府治下,所以直接举例开封了:“到了嘉靖年间,开封仅郡王府便有三十九座,辅国将军等高达五百余,以下中尉、仪宾等更是不可胜计,举一府而天下可知矣。今举嘉靖年间又数十年,所增之数臣现在并未详查,但亦可推也。”

    朱翊钧也是头一次知道仅仅开封一府居然有至少三十九个郡王府,当下也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而高务实还没说完,他又继续道:“太仓的银子有多少臣不太清楚,不过此前因为漕运改为河海并行,京华也参与了一部分海运,是以臣知道岁供粮食的分配情况,不知皇上可知确数?”

    朱翊钧摇头道:“我只知道京师每年大概是需要四百万石粮食从南方运来,其他的具体情况倒不太清楚。”

    “不错,京师的粮食缺额大概是每年四百万石左右。”高务实微微一挑眉:“但皇上可知各外王府禄米需要多少?”

    他这次不等朱翊钧回答,直接给出了答案:“是八百五十万石,不啻京师两倍开外。”

    朱翊钧直接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没法不倒抽凉气了,京师这么多人吃饭,缺额也就是四百万石,而这四百万石粮食闹得朝廷要专门为了漕运问题设立总督和一大堆官员来运筹,甚至还要设置兵力沿途护送等等。

    然而除此之外,各地宗藩每年居然要消耗八百五十万石,是京师所需的两倍还多!这其中朝廷又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才得以保障供给不断?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个大包袱,打个区区察哈尔算什么?难道八百五十万石军粮砸下去,还砸不下一个察哈尔?

    但他忽然想起高务实之前说的事来,不由问道:“可你刚才说的那个群体事件……”

    高务实一脸平静地道:“是啊,群体事件——皇上,八百五十万石禄米说没就没了,这些宗室们吃什么?能不闹事吗?”

    朱翊钧果然语塞。

    高务实则继续道:“臣之所以说各藩王不至于有造反的想法,那是因为各藩王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大量私产,他们即便少了这点禄米,所受的影响其实也很小很小,犯不着为了这点禄米闹得身死国除。真正会出麻烦的是那些远支宗室。”

    远支宗室其实是个好听的说法,其实高务实就是指那些低级宗室,这一点朱翊钧当然清楚。

    此时朱翊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