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

    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 (第2/3页)

有总比没有好,尤其是布帛类的物资,这是必需品,虽然察哈尔也在想办法自己种植棉花,但现在的利用水平还很差,堪用的布帛还是要从大明获得;二来,女真人从中得利并不可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蒙古人反而是好事。

    当时,这第一条理由图们是一听就懂了的,但第二条理由他没听懂,于是又向布日哈图提出疑问。

    布日哈图解释道:“女真之先祖即是金,其在明人眼里,与我蒙古人一样,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一批人,所以大汗不要以为大多数女真人是真的和明人一条心,那只是个假象,原因不过是女真人现在实力太弱,没法子挑战大明罢了。

    大汗不妨想想,明人对女真人的态度,是不是嘴上一套,手上一套?嘴上是只要女真各部乖乖听话,大明就给予各种市赏之类的优待,而实际上呢?

    哈,无非是谁强大起来了,大明就想方设法找个理由去打——高务实杀叶赫二贝勒,那两位贝勒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错事了吗?没有吧,不过就是实力强大了,对之前大明分给哈达的敕书起了觊觎之心而已,可这关大明什么事?他们说要打大明了?”

    这话多少有点夸张成分,因为叶赫的两位贝勒当时对大明的态度的确没有之前那么恭顺了,只是……用“态度恭顺”与否来决定要不要打,这显得有点理由不足。

    然而其实不然,这个举动的理由,站在大明的立场来说,或者说站在千百年来一贯的天朝立场来说,是完全足够的:你不恭顺天朝,天朝当然就可以讨伐,这不需要其他理由,因为这种战争在天朝眼里属于“天伐不义”,是完全正义的举动,绝不是出师无名。

    但站在图们或者说蒙古人、女真人的立场来说,大明这种举动就很霸道:凭什么我就天生是那个“不义”,你就永远都是正义的?

    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态度。古往今来,这句话一直都适用。

    不过,不管怎么说,图们明白了布日哈图的意思。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女真人在这其中赚了,对蒙古人而言不算坏事,因为女真人一强大,自然就会成为明人眼中的威胁,大明肯定要费力气去讨伐。

    明人和女真人谁输谁赢,这对蒙古人而言根本无所谓,只要能够消耗明人的战争实力,对蒙古人来说就都是好消息,布日哈图果然目光犀利,看得透彻。520

    于是,因为大力加强农业化和商业化的缘故,察哈尔虽然一直被大明扼着脖子,但不仅没有被窒息,甚至还一点一点慢慢恢复了元气。

    或许是有鉴于此,或许是布日哈图还不满足于此,总之布日哈图仍然日夜策划新的动作。

    蒙古人不怕被动挨打,但归根结底也并不喜欢被动挨打,因此布日哈图精心策划了一个抢在大明主动出兵之前搅乱其计划的计划。

    大明的“西怀东制”因为邸报关系,其实根本就是个公开的国策,所以土默特人从封贡成功以来根本不担心大明对他们有什么想法,同样的,察哈尔人也知道大明的目标始终是他们。

    虽说邸报中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出兵攻打察哈尔,但根据布日哈图分析,限制这一点的已经只剩下军饷问题。换句话说,等明人搞完手头这个“开藩禁”的大事,足以凑出出兵征伐察哈尔的军饷,大概就离正式出兵不远了。

    察哈尔能不能避免被数十万大军征讨,就在于他的计划能不能顺利实施。

    于是图们大汗二话不说就表示全力支持他,哪怕布日哈图说要亲自万里迢迢赶去青海,图们也没说多话,只是叮嘱他一定要保证安全,一定要早日回来。

    而眼下,大明突然将高务实这个在图们看来最危险的敌人推上七镇经略的位置,而他又确定经略行辕将设立在大宁,图们当然会紧张。

    在图们看来,这或许意味着布日哈图的设想出现了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