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三)恭顺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三)恭顺 (第2/3页)

好比皇上派到军中的监军,只不过这次派他来的人不是皇上罢了。

    临时会议召开,让曹簠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没来得及问匆匆赶到的高逸民,高逸民反倒先拿出一封信来,对曹簠道:“曹总戎,努尔哈赤的信。”

    曹簠精神一振,一边接过信,一边问道:“他怎么说?”

    高逸民微微挺胸:“不出老爷所料,努尔哈赤完全接受调停,并且还表示愿意派小酋——其弟舒尔哈齐率军来援,目前援军已经到了约莫五十里外,正在疾驰。”

    曹簠可能是长安堡一败之后患上了遇伏恐惧症,闻言先是一惊:“本帅还没答应,他就连兵马都派来了?有多少人马?”

    高逸民摇头道:“人马不多,就五百人。”

    一听只有五百,曹簠才放下心来,松了口气道:“虏酋毕竟粗鄙,这样的大事岂能未得令而轻行,幸亏只有五百,否则……哼。”

    意外的是,除了曹簠以外,其余众将对努尔哈赤的观感居然都还不错,纷纷表示建州还算恭顺,能派自己唯一的亲弟弟前来更是难得。

    曹簠不担心自己遇伏之后,思维也清晰了起来,想了想,他倒也承认努尔哈赤的恭顺。

    恭顺这种东西,关键是看对谁。哈达部的万汗在大明看来很是恭顺,但不代表女真其他各部觉得万汗是个好人。

    努尔哈赤也是一样,他虽然打起尼堪外兰来丝毫也不手软,此次也敢趁火打劫,但在大明将领们眼里却不算什么:这和我大明有什么关系?

    在他们看来,努尔哈赤的恭顺在于高司徒一封信过去,他就连忙头也不回的从抚顺关外撤了回去,连尼堪外兰这个杀父杀祖的仇人都不顾了。

    这就叫恭顺啊!至于你是天生恭顺,还是因为畏惧而恭顺,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

    在大明将领们眼中,畏惧也是一种很好的心态,何况我大明天朝实力是他百倍,他永远都只能保持这种畏惧,保持这种恭顺。既然如此,管他的恭顺来自何处作甚。

    前次说原历史上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抢先表忠心,其实他这种表忠心的时间很长,比如万历十七年,努尔哈赤又斩侵边的克五十,既而又送入被掳人口,成逊、栗在廷等人遂为努尔哈赤请得都督一职。

    “开原参政成逊、辽海参政栗在廷合词上制府,称建州都指挥使某某,领敕二十道,其祖、父导剿王杲,并死事。今某某屡还汉人口,斩克五十有功。宜升都督,制东方。九月,总督侍郎张国彦以闻,报可。”——在当时顾养谦奏疏中便有此事始末。

    除此之外还有:“猛骨孛罗(即孟格布禄)旧年不学好,要革你龙虎将军。近日悔过,容汝朝贡。今逆贼克五十潜逃各处,未否果在建州。你若能缉拿绑送,益见忠顺。照旧龙虎将军,仍加厚待。若奴儿哈赤擒获解来,便见奴酋有为。即题请奴酋升授都督,仍加龙虎将军。”

    此时,克五十已逃往建州,而辽东方面早已经知道。孟格布禄只能擒拿到冬哥、歹都、跨儿答三名,又差部夷那刻等前去向奴儿哈赤讨要。

    面对如此立功机会,努尔哈赤当然不会让与孟格布禄。遂自称克五十已被杀死,而辽东派遣验尸官又恰恰为通事董国云。内借通事佟惟动之口,叙述努尔哈赤祖、父之功。

    “据通事官佟惟动等查得:奴儿哈赤乃叫场之孙、塔失之子。先年叫场塔失皆忠顺,为中国出力,引王台擒送王杲。”外又有马三非赍汉字禀帖一纸,前来乞赏。董国云、佟惟动和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