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北洋远征(七)

    第220章 北洋远征(七) (第2/3页)

  海盗们在行动时也经常采用各种各样的诡计。比如,在打接舷战之前,即在离敌船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米远时,原先躲在高高的船舷背后的海盗就大叫着站起来,装出一副要发起攻击的样子。

    但是,他们又立即躲起来了,而被这些举动激怒的敌方射手已经发出了齐射。由于装填时间问题,这样一来也就相当于自我解除了武装。敌方没有时间给火枪重新装弹,海盗们就利用这一点,转入了真正的进攻。

    海盗在海上与其他船只突然相遇时是这样做的:他们毫不犹豫地立即在桅杆上升起相遇船只所属的那个国家的国旗。

    按海洋法,对方应该鸣礼炮回答这一姿态,因此对方的船长也这样做了,白白地把自己炮里的炮弹发射了出去。海盗们则审时度势地或是冲上去打接舷战,或是继续照原先的航线前进。

    注:这段文字中所说的“海洋法”并非具体某一部法律,而是如79世纪意大利罗得海法、10世纪阿马斐表、12世纪奥尼朗法、14世纪海事法集等一部部欧洲航海者们熟悉的“规矩”演变而来的默认法则。真正的“海洋法”应该是19世纪之后才开始由国际条约确定下来。

    海盗船的特点之一是船员众多。这是战术的要求使然,因为席尔瓦早已了解,接舷战是海盗的主要战术。它要求有大量的士兵,所以海盗们尽管要忍受种种不便之处,还要进行自我节制,但依旧会在每一次出征前尽量设法把尽可能多的人带到船上来。

    不过,他们从来也不会是多余的人接舷战的损失有时几乎会达到全船人员的一半之多,所以海盗们绝不会嫌人多。

    以上这些海盗们所经常表现出来的特性,也让席尔瓦更加确信眼前这艘挂着书剑旗的战舰并非海盗。

    它以单舰挑战珍宝船队,不符合海盗们以多打少的习惯;它没有占据上风,甚至几乎处在逆风中,若非是艘中式硬帆战舰,能跑3节都算它厉害;它虽然做出接近舰队的动作,但在它校射之后却也没有继续全力接近,看起来它似乎更希望自己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靠着长重炮优势放风筝打;它更没有改换自己舰船上的旗帜,而是用语气强硬的旗语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种种表现,都证明这是一艘有着官方性质的战舰这个官方是不是代表明帝国暂时还不清楚,但它至少代表着当前南中国海的海上主导力量在措辞强硬地对卡斯蒂利亚海军说法,甚至发出了战争警告。

    哦,不止是警告,它甚至开炮校射了。对于席尔瓦司令官而言,这是一把已经伸到自己面前的刀。

    席尔瓦既曾研究也曾见识过海盗们的打法,对于眼前这艘高速战舰,他认为与海盗船很有类似的地方,虽然其作战方式看来与海盗船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己方没有速度优势的情况下,对方如果打定心思要逃走,那自己是的确没办法的。

    不过,对于这样的敌人并不能说就一筹莫展了。海盗船面对珍宝船的时候,除非实在力不能战,否则一定会死死盯住,直到他们找到破绽为止。

    眼前这艘京华战舰应该也是如此,它不会因为自己率队转向马尼拉就放弃“搜查”,它一定会紧紧咬上来,不让自己好过。

    席尔瓦清楚自己要采取的战术,就是自己在假意前往马尼拉的时候,舰队与身后的京华战舰不能成鱼贯状,也就是不能用舰艉对着它的舰艏,而应该跑出一个弧线,让自己的舰队与他们层斜角。

    当这个斜角的度数越来越小,早有准备的珍宝船队忽然加大力度转向,并挂满帆加速,靠近京华战舰。此时珍宝船队还要呈分组包抄态势,让敌舰无论从哪个方向转向都来不及冲出包围圈。

    席尔瓦的这一手的确有些出乎罗远所料。他在望远镜中发现,刚才还来势汹汹地西班牙珍宝船队在经过自己一轮校射之后,居然毫不犹豫转向开溜了。

    这个动作让他颇为诧异:西班牙大珍宝船虽然顶着“珍宝船”这样一个名字,听起来仿佛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