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日本新动向(上)

    第227章 日本新动向(上) (第3/3页)

这样诞生的。

    再后来,波希米亚人不仅学会了意大利人的白色(或说无色)水晶玻璃制造术,还推出了具有波希米亚特色的彩色玻璃。彩色玻璃的推出,使波西米亚水晶一举超越了威尼斯玻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水晶玻璃。

    到了十九世纪,捷克(波西米亚)工艺大师们根据不同元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推出了最新的化学配方。他们在玻璃溶液中加入金、银、钙、钴、铀、铜氧化锂等不同有色金属元素,烧制出了红、黄、蓝、绿、紫等不同色彩的水晶玻璃,又称水晶琳。

    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使水晶玻璃变幻出五彩缤纷的色泽,从此“捷克水晶——透明黄金”的美誉传遍全球。

    彩色水晶玻璃技术京华现在也没掌握,高务实只知道理论,但实操完全不懂。因此他只能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可惜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成果。

    而刚才提到过,水晶玻璃对比普通玻璃,最主要的优点就是“透明度高、折光性好、厚重、耐切割,便于精雕细刻”。

    高务实之前决定让京华自己负责玻璃的生产(包括普通玻璃和水晶玻璃),而把水晶玻璃的精加工交给萨摩藩,目的就两个:第一,确保萨摩藩的工作具有高附加值,但同时市场规模有限;第二,确保原材料供应掌控在京华手中,萨摩方面但凡离开京华的支持,就只能产业崩溃。

    可以说,水晶玻璃精加工是高务实丢给萨摩的一颗糖衣毒药。

    高附加值产品可以确保萨摩在掌握技术之后,能用较小的付出换来巨大的利润,但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本身价格很高,不可能普及到寻常民间家庭,故而市场规模有限,不可能让萨摩因此获得过于庞大的经济利益,反过来拥有对抗京华的资本。

    与此同时,高务实还有第二手准备来给萨摩藩戴上狗链:萨摩藩只掌握水晶玻璃的磨花等加工技术,它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京华为它供货的基础上。一旦京华切断供货,萨摩藩就只有干瞪眼的份,整个产业都会直接崩溃。

    不过京华的水晶玻璃所使用的并非波西米亚水晶(橡木烧剩后提炼的碳酸钾),而是天然碱——水合碳酸氢钠,这使得萨摩藩无法脱离京华而仿制,因为东亚两大天然碱矿,一家在河南被高务实直接掌握,另一家在土默特被高务实间接控制。[参见本卷第175章糖衣毒药]

    当然,波西米亚水晶的制造方法高务实迟早还是会让京华去搞的,但产地他打算放在南疆——南疆的林木资源更充足。而由于彩色玻璃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制造的,因此到时候也会一并放在南疆生产。

    虽然水晶玻璃有上述那些优点,但磨花技术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摸索出来的。后世的玻璃加工,一般来讲有雕花和磨花两种技术,其中雕花玻璃是压花制造的,也就是是通过模具和机器磨制加工而成。

    机器制作的花纹线条少、结构简单、花纹匀称、造价自然也便宜。然而现在哪有那种精度的加工机械?因此雕花技术根本不存在出现条件。

    另外一种即所谓磨花玻璃,是通过手工经多道工序磨制而成,其特点是花纹并不匀称,但很复杂,作品细腻、光滑,玻璃品无论是什么形状,都能做到光彩照人。

    后世的磨花玻璃制品价格要比压花玻璃品贵得多——手工等于艺术嘛,懂的都懂。当然现在因为没有雕花走低端,所以磨花的价格说不定会更高,估计将来就是贵族、富豪专用了,逼格满满。

    因此高务实也不纠结,点头道:“无妨,再给他们送一批水晶玻璃过去,这项技术发展起来之前,京华会确保水晶玻璃源源不断。”

    他顿了一顿,又补充道:“我知道培养熟练工匠很不容易,京华暂时也不打算涉足其中,但是国公最好跟他们约法三章:无论什么样的技术,都要记录在案,在京华留档,这也是京华提供这么多贵重原材料的前提。”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与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