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倾向

    第九十一章 倾向 (第2/3页)

求着父

    母,可见骨子里还是个老实孩子。”

    雁引:“……”

    他很想说真正老实的孩子实在不是这样的,不然陛下您看看六皇子?

    但想到敏贵妃的手段,再加上皇帝如今看似跟他讨论,实际上不过是自己在分析,御前首席大太监到底没敢说什么。

    “但也只是老实而已。”索性皇帝叹口气,接着道,“往后想坐朕这个位子,光靠老实可不行啊!”

    雁引小心翼翼道:“陛下想的也忒早了,陛下春秋正盛,来日方长。”

    “世宗的教训还是要记得的。”淳嘉摇了摇头,他如今的确还在壮年,再加上权势地位都是如日中天,也的确没觉得自己时日无多,需要赶紧栽培继承人。

    但汲取前面几位先帝的教训,比如说世宗。

    世宗时候跟他这会儿其实有些地方是比较相似的。

    他是元后继后都无所出;世宗呢,元后子嗣夭折,第二、第三任继后要么没生,要么就是生的是皇女,最后一位继后瞿皇后倒是生下来皇子了,可这时候世宗的孙子都比这小叔叔年长些。

    他跟世宗子嗣都极多。

    世宗一朝,之所以最后的胜利者是神宗,主要就是储君迟迟未能确定。

    这儿得说两句世宗:虽然这位天子在后世的印象之中,似乎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但这种观点,更多的是从神宗这个当儿子的角度去看的。

    要是从世宗其他子嗣,尤其是嫡出的子嗣、正经册封的皇后眼里,他其实很合格很公允。

    世宗跟翼国公在对待后宫时的态度是非常相似的:有嫡重嫡,无嫡重长。

    当然,得空也会怜惜一下年岁尚幼的小儿女。

    神宗这种,非嫡非长,也不是正可爱时候的小儿子,母妃不给力还死的早,自己性-子沉闷也不会主动跟父皇撒娇……要是能从几十个兄弟姐妹里脱颖而出被世宗宠爱,那才怪了……

    世宗朝起初立储是很利索的,元后所出的皇子,小小年纪就册了东宫。

    可惜这位太子福薄,入主东宫后没两年就夭折了。

    之后臣子们劝着世宗立长。

    可是世宗重嫡出,再加上当时的皇长子的确不是很令人满意,便重新立了皇后。

    第二位继后跟元后一样出身名门望族,却到死都没能生下一子半女。

    这个过程里世宗不可能不失望,但他至少保证了这位继后有着皇后该有的尊严与权力。

    而第二位继后出于种种考虑,也曾提议过立庶子为储君。

    如此就掀起了皇家第一波国本之争。

    毕竟一开始的时候,元配嫡子在,世宗与群臣态度都很统一,庶子们野心再大也不敢流露丝毫。

    后来世宗再立皇后,明摆着要等继室嫡子……结果继室生不出孩子,打算过继庶子为嗣子,诸庶子以及他们的生母、养母,焉能不各施手段?

    结果这时候第二位继后也没了,第三位继后迅速上位,迅速怀孕,迅速生下个女儿但跟着又双有孕……

    总之,世宗就是因为在犹豫之中迟迟没有确定东宫,挨到第二位嫡子落地时,诸子孙都长成,这才给神宗留下了机会,也是给公襄氏嫡支凋敝埋下了祸患。

    毕竟当时那种情况,是个皇子皇孙都觉得自己有机会,又有谁肯安分?

    神宗承位之后查起来,连皇女都没几个是安分的,遑论是皇子了。

    雁引听皇帝提到世宗的教训,顿时肃然。

    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