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东林党又作妖了

    第四十四章 东林党又作妖了 (第1/3页)

    王承恩一直很关注火器的发明,为了给崇祯浇一盆冷水,免的这位大明天子头脑发热,做出了后悔的决定。

    说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朱掌厂,据咱家所知。”

    “这个膛线的刻画最少要几个月的时间,还是老匠,要是一般的工匠,一年也不见得刻画好一支线膛枪。”

    本来对于线膛燧发枪抱着极大热忱的崇祯,大失所望,如果真像王承恩所说的那样,线膛燧发枪就失去了实用价值。

    刻画一条膛线几个月的时间,要想给一营满编制军士配备线膛燧发枪,即便是人数最少的一营,也需要四五十年。

    四五十年?

    十年也没了意义。

    崇祯期待的看向了朱舜,希望他能给一个不一样的答案,结果崇祯的期望只是期望。

    朱舜心里清楚王承恩这是在帮自己,万一崇祯真的让自己打造一营军士所用的线膛燧发枪,没有爱荷华膛线机,肯定完成不了任务。

    等到那个时候,崇祯的希望满满就会变成失望后的恼羞成怒,一个欺君之罪是跑不了了。

    朱舜再次走向匠作间:“王公公说的没错,手工刻画膛线确实很费时间。”

    崇祯脸上恢复了面无表情,不过为了鼓励这个人才,还是准备勉励朱舜两句。

    勉励的话还没说出口,崇祯的心情又来了一次跳跃式的起伏。

    朱舜指着那台制造好的爱荷华膛线机,淡然的说道:“这个叫做膛线机,有了这个东西,就算是一个普通人,经过十天半月的培训,也能用一天的时间刻画好膛线。”

    崇祯的眼睛骤然眯了起来。

    王承恩愣了一下,急声道:“朱掌厂说的是一天?”

    朱舜还是那副不咸不淡的表情,点了点头:“就是一天。”

    崇祯睁开眼睛,郑重的握住了朱舜的手臂:“爱卿当是朕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比起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早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对于大明和历史的贡献都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