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

    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 (第2/3页)

超过了女真鞑子。

    孙元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按照朱舜的话说,他们这是在做存量的博弈,只是为了争夺读书人,让更多的读书人走上科技的道路,而不是去当官。

    耗费大量的心血培养一批读书人学了几何物理,没去搞科学研究,却去当了一个不知五谷五体不勤的官员,建立京师大学堂就失去了意义。

    孙元化按照谋划,继续说道:“京师大学堂选拔的生员,不叫秀才,叫做秀士,只需要朝廷承认他们的地位就行,不需要安排他们担任地方上的主簿小吏。”

    听到这里,崇祯内心有些松动,朱舜所求的一个秀士,其实就相当于文散官,只是名誉上的象征,没有任何权利。

    一不发俸禄,二没有权利,只是一个名誉头衔,相当于多了一个没有品秩的文散官。

    只要西法党人扛得住东林党的抨击,崇祯就准备恩准这件事,可以解决最让他头疼的旱灾不说,也能还了朱舜的人情。

    想到人情,崇祯突然明白了,在心里笑骂了朱舜一句:朕说这小子怎么不求官不要钱,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朕。

    就算是一个散官头衔,东林党也绝不会开这个口子。

    五位尚书很快又合上眼,继续闭目养神,不再关心这件事。

    孙元化说了也没用,朝堂的局势掌握在东林党手里,别说区区一个孙元化了,就算是徐光启站出来也没用。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几位尚书皱起了眉头,没有心思继续养神了。

    考功司的魏郎中突然走出了朝班:“臣附议。”

    如果说只有他一人站出来,有可能是被西法党人所收买了,魏郎中走出朝班以后,各司郎中纷纷走了出来。

    “臣附议。”

    “微臣附议。”

    “臣附议。”

    六部各司郎中走出来一大半,附议了这件事。

    这么多郎中同意了这件事,五位尚书反倒是轻松了,朱舜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收买这么多的郎中。

    庙堂争权夺利,说白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