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火箭改进型

    第二百章 火箭改进型 (第1/3页)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改造,三十台第二代蒸汽机,终于是改造完成了。

    朱舜也可以放心研究工业母机了,研究工业母机需要大量的银子投入。

    在研究工业母机以前,朱舜决定先把机械锯床研究出来,实现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量产化。

    北平机械局的匠人打造这两种需求最大的新式机械,全是手工打造,用锯子一点一点的加工出来。

    这也就造成了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生产效率,一直上不去。

    手工切割木材,太慢了。

    一天能切割出来几十米木材,速度就已经很快了。

    机械锯床却能做到30~60m/s。

    一秒钟切割三十米到六十米。

    一天几十米和一秒钟三十米,这其中的差距,云泥之别。

    在煤炭和钢铁没有量产化以前,耗费大量钢铁的蒸汽工厂,造价很高。

    一间蒸汽厂房加上一台蒸汽机,就需要一千五百两白银,还不算其他的一些设施。

    聚拢在纺织协会这杆大旗下的将种子弟很多,但大多都是打着补丁的穷苦人家。

    都想着先用水力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过渡,然后打造蒸汽工厂,采买三百锭的半金属纺纱机。

    这就造成了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缺口很大,北平机械局一组匠人一个月五台的速度,根本满足不了将种子弟们的需求。

    朱舜听三叔说,排队都快排到十年以后了。

    还要抽出来一部分人手,打造各种机械配件,替换损坏的配件。

    这个排队二十年都不止了。

    0号实验小院中间的蒸汽机,挪到了靠近围墙的地方,中间换成了匠作台。

    朱舜坐在旁边的官帽椅上,不停的写写划划,思考机械锯床的结构。

    快到中午的时候,门口多了一位仪态大方的少年,穿着一件松江紫花布冬袄,走进了0号实验小院。

    站在门口的铁塔汉子,能够把少年放进来,说明这名少年与朱舜的关系不简单。

    少年走进0号实验小院,恭恭敬敬的行礼道:“恩师,火箭的改进型,已经成功了。”

    朱舜听到火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