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炼硫酸

    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炼硫酸 (第2/3页)

缘连着琉璃导管,导管的下方是一个烧杯。

    焦勖表情木讷的走过去,动作僵硬的也像个木头人,站在了干馏实验器皿旁边:“皂矾。”

    一名京师大学堂学子远处墙角的箱子里,拿出了一块皂矾矿石,放在了焦勖手里。

    皂矾是一味使用很广的中药,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关于皂矾的记载,可以用来治疗脾弱黄肿、眼睛红烂、大便不能等众多疾病。

    颜色呈现一种青绿色,外形类似于水晶等结晶体。

    焦勖带着厚厚手套的手掌,接过皂矾,放在了琉璃容器里:“记录。”

    “气味酸、表体凉、无毒。”

    “开始干馏。”

    焦勖提炼硫酸的方式,不难,就是对皂矾进行干馏。

    干馏法虽然简单,但是只要能够提炼出硫酸,对于明代的化工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实现零了突破!

    得到了院长的命令,一名京师大学堂学子开始烧火,没过多久,小火窑燃烧起了熊熊火焰。

    水泥房内的温度,迅速提高。

    现在正是夏天,穿着厚厚棉衣,捂着鼻子,戴着手套的天才学子们,全身上下都开始冒汗。

    却没有一人喊苦喊累。

    条件简陋是不错,但是为了探求真理,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没过多久,琉璃容器软化了,干馏再一次失败了。

    只有达到了一定温度,才能干馏出硫酸,玻璃容器没有固定的熔点,时高时低。

    焦勖为了提炼硫酸,已经软化了一千多两银子的琉璃了,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琉璃容器。

    这也是朱舜想要建立石英砂玻璃厂的原因,明朝的普通玻璃软化温度大约在500℃,而石英砂玻璃的软化点在1600℃。

    玻璃用来卖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化工体系建立的前置条件之一,也是制药厂的前置条件。

    干馏实验失败,焦勖不知道见过多少次,表情木讷的又拿出一个琉璃容器放了上去,继续实验。

    一直实验到傍晚。

    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