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

    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 (第1/3页)

    单单是这份严谨态度就值回炮价了,这一份严谨可是形成了一整套的标准化体系,不仅大大提高了火炮的发火率,还能让福王世子实现了绝密的炮表。

    大明的匠人们在铸造火炮的过程中看心情也就罢了,还把这些落后于西洋的火炮技术视作秘法,当做家传之密。

    技术的革新在于交流两个字,匠人们别说与旁人交流了,就算自家人也秉承着传男不传女的态度。

    只要是没有儿子或者侄子,情愿这门家传秘法失传了也不会传给女婿,在匠人们眼里女婿终究是外姓人。

    朱舜面前的这门千斤红夷大炮不凑巧的是个残次品,只能拉回去熔炼成铁汁重铸了,为了给他演示接下来的步骤,一名老实巴交不爱说话的铸炮匠头拉来了他那门合格的火炮。

    在行吊的吊动下,缠着粗大铁链的红夷大炮,在刺耳的‘吱呀’作响声音中落在了朱舜面前的混凝土平台上。

    这时,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了钟声。

    老百姓家里连吃的都吃不上,更没有钱采买日冕和滴漏了,基本上没有时间的观念,秉承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习惯。

    在田地里做活没有时间观念可以,但在蒸汽工厂里做工,时间观念就很重要了。

    工业时代紧张生活和农业时代的散漫有很大区别,蒸汽工厂讲究效率,需要养成息刻必争的新风俗,改变过去在田间的得过且过。

    为了让工人们养成息刻必争的新风俗,每个蒸汽工厂里都配备了西洋自鸣钟,还修筑了一座钟台,专门有工人根据时辰撞击铜钟。

    大明的繁华城池在时辰观念方面,与乡野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比较繁华的城池都有晨钟暮鼓的规矩。

    每个繁华城池的晨钟暮鼓还各有特色。

    杭州晨钟是前三十六下,后三十六下,中三十六下。

    绍兴晨钟是紧打十八下,慢打十八下,一共六遍。

    到了浙江沿海的台州又不一样了,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