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 (第1/3页)

    朱舜没有回答太子的问话,带着他继续向前走去,来到了两条胡同交叉的中间位置。

    太子朱慈烺站在中间向两边,抬头看了过去。

    两条胡同,门口全是挂满了白色灯笼。

    漫延而去。

    不见尽头。

    太子朱慈烺看到老百姓活的竟是这么悲惨,再也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些可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京城的老百姓都这样,何况是其他地方的老百姓。

    还不知道过的是什么苦难日子。

    他作为堂堂的大明储君,居然还以为老百姓过的很好,真像东林党所鼓吹的那样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太平盛世。

    到头来,缺衣少食的居然都熬不过一个冬天。

    朱舜拍了拍太子朱慈烺的肩膀,示意他跟着继续向前走。

    走了没几步,来到了一家胡同家交叉口的店铺,一家卖柴薪的店铺。

    平时,大明所有胡同最为热闹的店铺,就是柴薪店铺了。

    每天聚拢在柴薪店铺门口买柴薪的老百姓,都能把这里围成好几层,这里也就成了老百姓平日里胡吹海侃的地方,一边等着买柴薪,一边在这里的相互吹嘘。

    此时,这里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个身材中等的年轻人,操着一口山东口音,正在向卖柴薪的堂倌恳求些什么。

    堂倌是个势利眼,根本不愿意搭理那个穿着补丁单薄衣服的年轻人,一脸不耐烦的看着他,实在受不了了,突然大声说了一句:“只要你跪下,就送给你一根河柴。”

    堂倌说完这句话,柴薪店铺内的其他堂倌全都被吸引过去了,戏谑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在附近胡同可是出了名的讲义气,也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坊间传闻,当年他为了给兄弟报仇,单枪匹马杀了一名鱼肉乡里的胥吏全家。

    在山东青州待下去了,一家老小这才来京城投靠亲戚,住在了京城的养济院胡同。

    坊间传闻是真是假不知道,但这个年轻人的硬骨头和讲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