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辽东也缺煤炭

    第四百四十九章 辽东也缺煤炭 (第2/3页)

比一天冷,守城的边军如果没有充足的炭火烤火。

    都不用满清八旗兵进攻,一夜的寒风足够冻死一大片守城的边军了。

    满丹臣让老爹派来一支水师乔装打扮成商船过去,就是为了把洗煤厂煤炭洗出的大量中煤,运到山海关给边军将士们,好让他们在那寒冷的城头熬过寒冷的冬天。

    朱舜没有责怪满丹臣的自作主张,老百姓确实很需要煤炭,站在大明最北方的边关将士们何尝不需要煤炭。

    只是让工业署配合基建署修筑第四批洗煤厂,再也没说其他任何话。

    经过这么一耽搁,也耽搁出了一件好事。

    朱舜已经高估洗煤厂的产量,但还是低估了工业化的能力,只是二十家洗煤厂每天洗出的煤炭,已经跟得上镇远侯手里所有店铺的消耗了。

    朱舜便让辛苦了一个月的各个工厂工人们回去了,继续回到各自的工厂开始做工,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洗煤厂交给了基建署和工业署。

    耽搁出了一件好事,朱舜的心情不错,李鲁生却有些坐不住了。

    镇远矿务局的煤炭怎么就像是无底洞一样,永远吃不完。

    半个月时间过去了,靳良玉梁家宾二人手里的现银只剩下三成了,镇远矿石局还是不停的贩卖煤炭。

    靳良玉和梁家宾倒是没什么感觉,每天还美滋滋的,走路的时候还哼着昆曲小调。

    煤炭不像粮食、军械这些东西,堆在手里时间长了有可能发霉或是生锈,赔在了手里。

    煤炭放上一百年也放不坏,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排在首位的柴,每天都要用不愁销路。

    靳良玉和梁家宾就不信了,工业派手里的煤炭能够一直这么便宜,除非工业派有点石成金的仙术,挥一挥手就能挑拣出大量的精煤。

    事实比靳良玉梁家宾两名大晋商想象的还要神奇的多,工业化的洗煤厂都不需要挥手,横亘在大地上不知道多少年毫无用处的河水,通过工业化机械代替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