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

    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 (第1/3页)

    大寒时节。

    距离春节没有几天了。

    京城内外的老百姓不论是富足一些的,还是贫苦人家,脸上总是带着一股子喜庆笑意。

    虽然依旧是吃不上肉,菜里也没有几滴油,但是好在今年过了一个暖和年,一担煤炭居然只要一分银子,土豆面粉低廉到六分银子一斗。

    一家老少吃的很饱,住着暖烘烘的火炕,就算是家里一厘银子都没有穷苦人家,只要有宗祠做个保人,还能从工人票号拆解二厘银息的子钱,渡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等到开春以后,出去做个长工短工把银钱还给工人票号便行了。

    拆解给这些没有家业的穷苦老百姓,除了会得罪地方乡绅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病。

    一穷二白的老百姓还不上完全可以逃走。

    这一点黄宗羲早就考虑到了,在这个行旅不方便,出了村都担任被人打劫的世道,对于宗祠的依赖性很大。

    平时在乡野争水、秋收、与外姓人产生矛盾等等都需要宗祠的帮衬,没有宗祠的帮衬,就算是在乡绅家做长工都会被欺负,死了都没人知道。

    没有宗祠亲戚的帮衬,被人害死了也就害死了,不会有人告到衙门,只会成为一桩无头命案。

    有了宗祠就不一样了,只要报出自己是某某宗祠子弟,别人欺负他以前,首先会考虑到他身后的宗祠有多少男丁,械斗能力如何。

    碰到同姓人说不定还能攀个亲戚,相互帮衬,甚至有不少人攀上了富贵连宗,过上了好日子。

    不管认不认识,对于同宗连宗的信任极高,因为他们是一家人。

    黄宗羲不可谓一位学富五车的大才,只用了一个让宗祠作保的办法,就完成了很多大票号无法完成的壮举,票号扎根乡野。

    工人票号的店铺不大,只有一个门脸和一个院子,店铺的选址却很有讲究,基本上都是每个乡里最大的那家宗祠旁边。

    时间久了,拥有工人票号的宗祠也成了一种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