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 大东门

    877 大东门 (第2/3页)

,无关贵贱,只因为不肯愧对内心的感情,他对苍生,对战友,投入了这份情感。

    占领大东门,便洞开了武昌府的门户,邓凯带领的两千多骑兵又直插武昌城内,给了当面来援的清军迎头一击,所谓的围点打援就是援军还没到需要被援助的地点就先被人家打了一脑袋的包。

    正黄旗汉军失去了耿仲明的指挥本来就有些群龙无首心不在焉,江南总督马国柱麾下不过七千五百人。

    天浪和史长歌两个人便夺下了大东门,李定国凭借手中的虎头錾金枪已经打到了鼓架坡。

    战局已经没有悬念了,武昌城被清军丢了,当李定国麾下的五万甲士冲入大东门之后,明军在武昌城内接下来的战斗中,便拥有了无边的优势。

    马国柱在哪儿?他此时正带着两千残部路经野芷湖,因为武昌城南的城防因面对李定国、陈友龙的进攻而成为防御重点,所以他在这里。

    他路经野芷湖不是要驰援大东门,因为大东门已经夺不回来了,然而大东门被打破,武昌城肯定丢了,他想要退往江边。

    经此一败,马国柱心中其实是无比愤懑抱怨的,今日之败原为何故,为什么败,为什么变成丧家犬的是我,难道不该死垂死的大明吗?

    野芷湖,屈原曾在乘船路过野芷湖时,将“芷草兰香”记载进入《涉江》辞中。

    屈子的芷草兰香形容的是人的美丽和高洁品德,他因被流放而灰心,

    然而屈子的一腔愤懑不是为了人的得失,按船山先生王夫之的注解说他在《涉江》中表达的愤懑是:首先说志向和行为的贞洁,最后痛斥了君之不明、奸邪误国。所抱怨的并非个人的穷困。

    马国柱经过野芷湖,大概只是莫名的和屈子一样有着孤独和无力感吧?

    是以他吟诵了屈子的这段诗句: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同样的诗句,在屈子《涉江》中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