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天下大势

    第247章:天下大势 (第1/3页)

    袁耀大军三战三捷,如今江东之地已经尽在掌握,不过袁耀为了防止追击江东军太紧,而导致江东军再次凝聚起战力来,并没有继续穷追猛打,而是采用了缓兵之策,一边清扫丹阳郡各县之地巩固地盘,一边派出锦衣卫前往吴郡士族和官员家中进行劝说,险要卸掉他们的反抗之意,毕竟现在江东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就算是此时孙策复生,也难以回转败局,袁耀一统扬州六郡之地的大势已成,袁耀相信这些士族和官员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来。

    周瑜乃是绝世帅才,袁耀对其也是仰慕万分,吕蒙也逃回了吴郡,这亦是一位将帅之才,若是周瑜选择归降自己,吕蒙也定会跟随周瑜归降!

    若是能够通过这种压力迫降周瑜,不仅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江东之地,减少自己大军将士的伤亡情况,还可以顺势接收两员大将,这样的买卖袁耀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反正时间上面还来得及,袁耀可以等待下去!

    江东之地顺势可下,那江东之地和江淮之地便能够连成一片,江东之地受到江淮之地的掩护,便可以成为袁耀的大后方!

    不过这个大后方的护卫圈之上却是还有一个缺口,那就是广陵郡之地!

    广陵郡之地亦属江淮之地却被划分到了徐州之中,这乃是朝廷对于地方势力的一种限制,不过如今袁耀不可能再容忍这种限制,他要全取江淮之地,将江东之地完全的变成一个大后方!

    除此之外,广陵郡之地和吴郡相连,若是广陵郡还掌握在曹操一系的陈登手里,那周瑜和江东残部便会生出一种对于曹操救援的期待,若是能够威逼广陵郡倒向袁耀,那江东之地便会被袁耀势力团团包围,到了那时,等待江东的便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是死!

    到了那时,袁耀再想要逼降江东残部便可顺利轻松很多。

    因此在各路兵马打扫丹阳郡战场的时候,袁耀便将鲁肃派往了广陵郡,想要凭借鲁肃的口舌之利来兵不血刃的拿下广陵郡!

    鲁肃知道袁耀让他此行前往广陵郡的目的,为了给陈登更大的压力,他在前来广陵郡的途中,便特意放满了脚步,除此之外,他还飞鸽传书给袁耀,让袁耀下令给锦衣卫,让他们在广陵郡内宣扬乌程之战、宛城之战以及春谷之战的消息。

    数日之内,袁耀大军在江东战场连战连捷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广陵郡,此时曹操和袁绍之战还在对峙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和徐州根本没有力量来支持广陵郡,广陵陈氏也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

    就在鲁肃前来广陵郡的途中,袁耀令李嗣业所部兵马再清扫了丹阳城至江乘县一带诸县之后,便率军返回了九江郡,驻军到了东城一带,给广陵郡施加压力;又令甘宁和黄忠两部水军合军一处驻军到了江乘县一带,保持进攻态势,随时都可以直接渡江威胁广陵郡的广陵城。

    在这两部兵马安排到位之后,鲁肃这才不紧不慢的来到了广陵郡境内,前往射阳城中面见陈登。

    陈登知道鲁肃此来何意,肯定是为了他广陵郡之地!

    不过对于此事,广陵陈氏族中还没有做下最终的决定,就连陈登本人也认为袁耀刚刚夺下一郡之地如今还在巩固整治之中,此时还没有继续进军的实力,他也还想再观望一段时间,等待一下官渡之战方面,会不会出现最终的结果。

    陈登只是令人将鲁肃安排在了馆驿之中,却一直没有面见鲁肃,鲁肃见此便将此事告知了袁耀,袁耀知道陈登这是想再继续观望一段时间的意思,不过此时距离官渡之战结束的时间还早,袁耀也的确还没有做好继续进军的准备,再加上此时又是秋收时节,袁耀也不想错过秋收,便令鲁肃暂时先在广陵郡内住了下来。

    袁耀随后令岳飞暂领丹阳郡太守之位,让诸葛瑾担任丹阳郡长史,让他们两人继续安抚整合丹阳郡事务,并主持丹阳郡的秋收之事,又令各部兵马从江东降卒之中挑选精锐补充战损,尽早恢复全部战力。

    诸葛瑾能力过人,岳飞旁边又有吴景作为助力,丹阳郡的形势很快便安定了下来,各路兵马也都休整完毕,重新恢复了战力,这一段时间吴郡的周瑜所部兵马一直都很老实,不知道周瑜到底想要作何打算。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便来到了九月份左右,秋收的工作也都已经完成,各路兵马也已经休整完毕,袁耀做好了进行最后一战,统一江东的准备!

    袁耀随即令鲁肃即日前往拜访陈登,若是陈登拒绝接见的话,便令他直接返回江东,袁耀现在已经等不下去了,他定要在官渡之战完结之前拿下江东和全部的江淮之地!

    鲁肃得到袁耀的命令之后,连忙再次前来拜见陈登,并且直言,他已在广陵郡停留多日,江东事务众多,若是陈登不方便接见的话,他便要即可返回江东!

    陈登也知道这时袁耀不准备等下去了,在给他下最后通牒了!!!

    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官渡之战方面曹操和袁绍大军还在对峙之中,曹操不仅没有取得优势,反而还渐渐的落入了下风,陈登认为他已经给过曹操相当长的时间和机会了,如今也到了他要为家族考虑的时候了!

    毕竟此时袁耀大军大势已成,若是袁耀在度用兵的话,恐怕顷刻之间便能够倾覆江东,兵临广陵郡,到时候李嗣业再率军从侧翼包抄,他广陵陈氏可就完了!

    他怎么也得先见鲁肃一面,听听袁耀给出来的条件再说。

    陈登连忙令人将鲁肃请了进来,并让他的父亲陈珪和叔父陈瑀前来做陪,鲁肃已经来到广陵郡多时,对于眼前三人的身份自然十分清楚,进入大殿之后,看到陈登、陈珪和陈瑀三人,笑着拱手拜道:“后学末进鲁肃拜见三位贤达!”

    陈登笑着点了点头,道:“先前杂事太多,一直没有之间见先生,还请先生勿怪!”

    鲁肃虽然知道陈登这是装傻,但是他也不能真的拆穿了这些,只能笑着回道:“明公事务众多,在下也能理解,明公如今能够拨尘一见,在下已经荣幸万分了!”

    陈登就当没有听出鲁肃话里面嘲讽的意思来,笑着回道:“先生请坐,不知先生所来何事?”

    鲁肃见陈登明知故问,便也没有跟他客气,直接回道:“我此行乃是为救诸公性命以及广陵郡的数十万军民百姓而来!”

    陈瑀哈哈而笑,道:“哈哈哈哈,大言不惭,难道你等作为说客之人,只会故作大言耸人听闻么?”

    鲁肃亦是哈哈大笑几声,道:“陈公何必自欺欺人呢?如今我主已经秣兵历马虎视吴郡,吴郡士族官员多数已经向我主效忠,若不是我主顾惜周瑜之才,想要将其收为己用的话,最多只需三日之间,我主大军便可以踏破吴县平定吴郡!”

    “我主麾下大将李嗣业已经吞并两万驻军东城虎视广陵郡西部诸县,我主麾下大将黄忠和甘宁两部水师亦是两万兵马早已经驻军长江南岸,只要我主一声令下,只需半日时间便可扫荡广陵江都等广陵南部诸县;我主亦亲率数万兵马便驻军在吴郡周边,在扫荡吴郡之后,我主便可携大胜之势北上广陵郡,到了那时,不知诸公要如何保全广陵郡之地及广陵陈氏呢?”

    “我此行广陵郡,便是为了解除这种为难,这难道不是在拯救诸公性命和广陵郡数十万军民百姓么?”

    陈瑀闻言,再次冷笑几声,道:“之前孙权率领数万大军亦是对我广陵郡虎视眈眈,后来如何呢?江东兵马还不是已经被我家太守率军击败,就连江东之主孙策都是因此而亡,难道贵部兵马和后将军就不怕重蹈孙权的覆辙么?”

    鲁肃听完陈瑀的话,立刻便哈哈大笑了起来,一直笑的陈瑀都有些脸上挂不住了,喝问道:“你为何发笑,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鲁肃这才收起笑容,道:“难道主公要将我主的用兵之能和那屡战屡败的孙权来相比么?我主自从领军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寿春一城之地,到如今城一统江东江淮之势,说我主一声用兵如神可堪当世名将亦不为过吧?”

    陈瑀、陈珪和陈登等人听到鲁肃的话,都没有反驳,毕竟袁耀的战绩摆在那里,就凭袁耀现在的战绩,无论是怎么夸都不算事过分!

    鲁肃见众人都不说话,这才接着说道:“我主用兵如神百战百胜,我主麾下大将如岳飞、李嗣业、甘宁、黄忠、杨再兴等辈亦是不世出的世之名将,我主若是亲率大军前来讨伐广陵郡,主公当真有信心能够守住此地?”

    鲁肃说到这里,做出一副要起身离开的样子,道:“若是如此的话,那在下接下来的话便也不用多说了,我等日后在战场之上再见真章吧!到时既分胜负,亦分生死!告辞,诸公不必想送!!!”

    陈登等人若是镇有信心能够击败袁耀的话,那他就不会将陈登给请过来了,见鲁肃作势要走,陈珪连忙起身劝说道:“子敬先生不要心急,我二弟行事鲁莽不会说话,还请先生见谅!”

    陈瑀闻言,便要反驳,陈珪连忙等了他几眼,让他闭上了嘴,袁耀可不是孙权,之前他们能够击败孙权便已经是仰仗了曹操的支援,如今要是袁耀率领大军前来征伐广陵郡,恐怕广陵陈氏立刻便要大难临头了!

    广陵陈氏先叛刘备、再叛吕布,乃是见利忘义之辈,之前拼死抵抗孙权,不过是因为曹操势大,他们畏惧曹操的报复罢了!如今袁耀大势已成,即使去了广陵郡,曹操不会也不敢现在报复,他们身后没有支持,可不敢在此时和袁耀闹掰,甚至是可以考虑投向袁耀。

    鲁肃本来也没想真走,在听到陈珪的话后,便也返回继续做了下来,道:“不知陈公将我唤住所为何事?”

    得,这么一闹,这话主权到了鲁肃这边来了。

    陈珪也知道是自家现做的不地道,便也没有在意这一点,直接问道:“先生既然快言快语,那老夫便也不故作姿态了!若是我广陵郡倒向后将军的话,不知后将军打算如何安置我广陵陈氏?”

    鲁肃微微点头,便将袁耀的条件说了出来:“若是广陵郡愿意投效我家主公,陈太守可以在广陵郡之外的任一一郡担任太守,我家主公对此有言:广陵陈元龙亦是当时大才,我亦十分看重,若是他愿意投效于我,认可任职广陵郡之外的任一一郡太守之职,我知他文武双全心有大志,若是他想建功立业的话,可以担任豫章郡太守之职,等到攻伐荆州之时,定会有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至于广陵陈氏其余人等,若是真有才干的话,亦可在其余地方为官为将!”

    “不知我主安排,诸公以为如何?”

    陈瑀听闻袁耀要将陈登调离广陵郡,顿时便有些怒了,道:“曹操招揽我陈氏之时,许我陈氏自治广陵郡,如今后将军既然要招揽我广陵陈氏,却开出了连曹操都不如的条件,这难道就是后将军的诚意么?”

    鲁肃闻言,哈哈大笑几声,道:“哈哈哈哈,陈公所言不错,这便是我家主公的诚意所在!”

    鲁肃说到这里,转头看向陈登,道:“明公,在下有一言,还请陈公据实相告!我主和那曹孟德可称得上是天下雄主乎?”

    陈登微微点头,回道:“若说连后将军和丞相都称不上是当世雄主的话,那这天下便没有雄主了!”

    鲁肃闻言一笑,道:“那试问哪个雄主会让自己治下的土地出现一个国中之国,出现一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