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和亲之心不死

    第738章:和亲之心不死 (第2/3页)

混蛋一个接着一个的把美女们纳入后宫,偏偏就对自己没有半点表态,使她心中又急又恨,如今一听‘和亲’,想也不想就跳出来反对,从而忽略了杨侗之前的安排。

    但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反应过激,眼见到凌敬一脸古怪的看着自己,就仿佛看透了自己心思一般,她的脸腾的红了,义正辞严的强撑道:“‘不割地,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乃是我大隋国格,我这么说,也是为了维护大隋国格。”

    “庐江所言极是。”杨侗轻咳一声,道:“吐蕃觊觎大隋财富之心昭然可见,为了现实自己的野心,竟然把战争说得冠冕堂皇,以满足贪得无厌之私欲,对于这种狼子野心之辈,朕怎么可能答应?让李世谟回复吐蕃:‘想要战,那便战’,没必要婆婆妈妈。”

    大隋想要和平?那就只有将敌国狠狠地踩在地下,不给他崛起的机会,让他永远依附于大隋、臣服于大隋。所以和亲是坚决不行的……

    纵观史上的吐蕃,尤以李世民时期最为兴盛,这非偶然,更不是李治运气差,倒霉地赶上强盛的吐蕃……而是李世民‘宠爱’,使缺乏强敌的吐蕃得以自如的吞并四周之地,整合内部各个势力,轻而易举就雄踞西南,最终凌驾中原王朝。

    如果中原王朝当家作主的是一个略有眼光的人,早就在吐蕃壮大之前抢先分化、瓦解、吸纳,灭其于强大之前,又怎能坐视边陲小国后来居上,喧宾夺主?

    吐蕃崛起的直接的结果便是导致安西四镇陷落,中原失去整个西域掌控,致使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尽皆断绝。这一连串恶果,可以说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导致后人为他的愚蠢买单。

    而被后人视为软弱无能的李治,反倒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政治高手,在位期间,强势崛起的武则天也不过是他用来对付关陇贵族的棋子而已,武则天的存在,让他能够退到幕后,给自己留下一个余地,若是失败大可将武则天丢出去背锅;也是他早死的缘故,否则哪有后来的周武王朝?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凌敬生怕自己把杨沁芳惹毛,不敢多留,躬身退出。

    。。。。。。。。。。。。

    其实朗日赞普再次提起和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他继任赞普之前,吐蕃只是青藏高原之上实力比较大的部落,他袭位之后开始了一统高原的战争,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削平彭域、附国、白兰、党项、附国、嘉良等部落国家,又攻灭强大的苏毗部,从而一统了青藏高原,进而建立吐蕃王朝。

    但是他重用了在统一战争中立功的娘·臧古、农咐波、哲蚌·纳生、巴·鱼泽布、穹波·邦色等等原苏毗贵族的力量,以实现兼并吉曲河流域等地的目的,并赐给他们领地和奴隶,这样新贵族的地位就超越旧贵族,王权虽然大为增强,却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吐蕃旧臣的不满,因之心怀怨恨。固然大家害怕手腕强势的朗日赞普,可他也始终不能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