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黯然退出

    第827章:黯然退出 (第2/3页)

此败,更害死了嗣昌!”

    柴绍当初劝他走官道南下枣阳,而李孝恭却担心隋军骑兵从背后掩杀,再次全军覆没,这才坚持走上山间小道。此时想到柴绍的死,李孝恭又是忍不住一阵心痛。

    李建成叹了口气:“孝恭,你的决定并没错。若是你们走官道,恐怕早有一个多月前就败了。”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实非人力可变。”说这话的陈叔达心里如明镜一般,大唐王朝从与大隋王朝并驾齐驱落到这地步,罪魁祸首就是李渊。

    自李渊登基之后,败笔连连,一步步将生机勃勃的大唐拖到这个绝境,他有多大斤两陈叔达一清二楚,如果像刘邦一样把军队交给麾下大将指挥,大唐就算干不过隋朝,也不会这么惨。但他偏偏外行指挥内行,于军队之中到处插手。

    有时候陈叔达甚至极度怀疑李渊是杨侗派来的奸细,否则他为何总在关键时刻‘配合’杨侗?

    还是说,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顺眼,索性江山和子孙也不要了,要是这样的话,杨广戏称他为“阿婆”,还真不是没道理。

    “太子殿下,武川司长史韩志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就在陈叔达胡思乱想之际,刚才那名校尉在殿外禀报:

    “有请。”

    “喏。”

    不一会儿功夫,韩志大步入殿,行礼道:“卑职韩志参见殿下。”

    “韩长史有何要事?”李建成示意他免礼。

    韩志说道:“回禀殿下,城中到处在风传我军不利的消息,为免动摇军心,卑职已经严令各坊百姓禁言,不准谈及唐军兵败之事。并且遵照殿下吩咐,派出一千名武川卫巡视全城,通传各处,凡是敢私下商议者,皆以通敌论处。”

    李建成看了大家一眼,故作轻松的说道:“我这么做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掩耳盗铃了吧。如今民心、军心皆乱。岂是禁令能止得住?都说隋军极善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前我还不信。然而隋军远在汉水以北,就已经令我们全城动荡,相比之下我们实在是太被动了。”

    李建成的话激起了陈叔达的担忧,“自古以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军民在公开场合是不敢谈,但私下里谈得恐怕更多。殿下,我们的形势现在很不乐观,应当早有准备啊。”

    李建成默然点头:“目前看来,杨侗的确是准备武力夺取荆北了,都说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陈叔达缓缓的说道:“现在军心动摇,人人自危,微臣最担心的还是荆州本地人,对他们而言,投降隋朝最符合他们的利益,襄阳城或许挡得住隋军,却挡不住心向隋朝的民意。荆州民心已不在我大唐,他们视我大唐为洪水猛兽,依微臣之见,早日离开为好。”

    李建成默不作声,暗自盘算起来。

    虽说杨善会击败了舂陵军,可是经过个多月以来的紧急收拢,襄阳又已从各地集结到了两三万名精兵,单纯从军事上说,隋军是很难攻城高池深的襄阳城。但关键是城内人心惶惶,这种恐惧情绪用不了多久就会蔓延到军队之中。而据他所知,襄阳虽然当了唐朝几年的领土,但因为朝廷连年作战、连连失败的缘故,厌战、畏战的情绪从一开始就没消除过。要是杨善会、薛万均、李靖同时兵临城下,吓怕了的军队说不定马上就会献城投降。

    念及于此,李建成看向了李孝恭,问道:“孝恭,你认为呢?”

    李孝恭也知此时绝非矫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